林均賢醫師: 1月 2022 WFU

網站頁籤

2022年1月29日 星期六

做在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祂身上


作者:林均賢 醫師

1994 年夏天馬來西亞旅遊,攝於蘭卡威沙灘(左一林均賢)


凌晨三點急救廣播


昨晚在 A 區值班,凌晨三點睡到一半,樓下 B 區 95 急救廣播。

趕過去時雖然場面一陣混亂,已經看到一個貌似學弟的醫師在準備插管,同時指揮大家急救。

插管後掃超音波,超音波掃完幫忙打中央靜脈管,動作從容熟練、有大將之風。幾輪 CPR 和打強心劑後不久病患很幸運地恢復了自發性心跳與呼吸。

心臟科與 B 區主治醫師跟家屬解釋完病情後,這位貌似學弟的醫師又自告奮勇,陪同病患轉入加護病房。

這位醫師表現優秀又非常主動負責,給我留下很好的印象。


總覺得他十分面熟,卻一直想不起他是誰...


走回值班室睡覺,雖然很疲倦,但是半夜被叫起來,一時之間無法入眠,總覺得他十分面熟,卻一直想不起他是誰…,不久就睡著了。

隔天白天走到一樓大廳準備去全家買早餐,電視牆上看到最佳住院醫師的介紹,一看照片發現就是他。


突然間我想起來了!


我想起我在台大擔任第一年內科住院醫師,那時候在七樓的急診後送病房,處理很多困難的病患。其中一位老病人,病況特別複雜,雖然經過一番搶救,最後仍不幸病逝。

他的其中一名家屬是台大醫學系低年級的學生,雖然很孝順,當時對臨床醫學還並不了解...。

多年後我再度遇到他,已經從醫學系的學生,成為能獨當一面的急診醫師,熟練地指揮急救,救回很多困難的病患。並且充滿熱誠地在他的工作崗位上為病人努力著。

他在天上如果知道,應該感到很欣慰吧!


做在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祂身上


這位學弟的表現給我很大的鼓勵。

自己每天也都要很努力成為一位更好的醫師,努力關心自己的病人並且有能力花多一點時間在那些困難與弱勢的病人身上。

因為「做在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祂身上。」(馬太福音 25 章 40 節)

凡祈求的,就得著;凡尋找的,就尋見。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被遠方天上的人看見。


時間不斷推移著我,卻忍不住常常回頭


這幾年許多家人先後離世,儘管時間不斷推移著我,卻還是忍不住習慣回頭。

在門診、在病房、在檢查室、在東址的大廳、在西址長長的中央走廊、在新竹分院擁擠的候診走道,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回頭。

在人群中越過一台台輪椅、越過一顆顆高矮不一的人頭,尋找一位雖然身體日漸衰老、正一步步邁向死亡,三十年來始終是我最忠實的老朋友。

這幾年還是常常忍不住回頭,雖然再也沒看見他的人影,來來去去的,依然充滿他的聲音。

這幾年佇病院 ê 人群中越頭,雖然再沒看見伊 ê 人影,毋過來來去去 ê,猶閣是伊 e 聲音。


2022 年 1 月 27 日 為之記
2022 年 1 月 31 日 完稿於除夕夜

2022年1月19日 星期三

一支冰棒吃兩天,一年瘦七公斤!(2024年7月更新)


作者:王杏文 衛教師  / 編輯:林均賢 醫師

諮詢團隊:呂岱容、朱冠呈 護理師、崔岑亘、何明華 營養師

何保君 糖尿病資深衛教師




一支冰棒吃兩天(文章示意圖,林醫師攝影)


梁媽媽的故事


身為一位糖尿病衛教師,多年來教導糖友們糖尿病知識,日積月累,累積了不少經驗。

然而,最近在夜闌人靜的時候,有時會覺得自己除了是講給病人要聽話的衛教師,更是一位喜歡聽故事的人。

因為我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一年瘦七公斤



梁媽媽是個客家人,平時勤儉持家,退休之後生活規律三餐正常,但是不知道怎麼了體重一直上升,腳底麻麻地,踩地板總有說不出的不舒服,全身倦怠無力,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自己血糖非常高,糖化血色素 9.6 %,已經罹患糖尿病合併足部神經病變!

發現自己有糖尿病之後,梁媽媽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積極面對,毅然決然地戒掉了自己最喜愛的甜食冰品,同時開始每天運動

體重 1 年多瘦了 7 公斤,並且持續保持不復胖。糖化血色素也進步到接近 7.0 %。同時腳麻的感覺也只剩趾尖末梢,糖尿病神經病變得到大幅的改善。身體氣色都好很多,鄰居們都非常訝異她的轉變。


減糖減重,改善糖尿病神經病變


雖然好奇的我默默地關注她的變化,但是因為梁媽媽血糖控制良好,每 3 個月回診一次時,我也只是閒話家常、稍微問候一下。

春去秋來,時間不知不覺又過了一年。

收案衛教的第二年,梁媽媽的血糖皆能維持 7 % 以下,用藥也只剩下伏糖一種口服藥物,足部檢查仔細評估,腳底的麻感消失,就連足底浮浮的感覺也全都不見了!


豔陽高照的夏天


記得當時是個豔陽高照的夏天,梁媽媽親口對我說:「杏文阿,我上個禮拜超級、超級想吃冰棒,想了很久決定來吃一支冰棒

但是擔心一吃血糖會飆高,因此上禮拜我冰棒先咬一半就冰回冰箱,隔天發現空腹血糖穩定,再把冰棒剩下一半也吃掉了!


超級怕被孫子笑



「那時候超級怕被孫子笑,但是夏天真的很想吃冰阿…呵呵呵~」看著她雀躍的神情分享著吃冰的故事,我不自覺地嘴角上揚,發出會心的微笑。

故事又過了好幾年,偶爾在門診走廊巧遇梁媽媽,她依然會利用待診時間在診間快步健走,利用時間運動。

每次看到她健走的身影,我都會想起她當年告訴我 「一支冰棒吃兩天」的故事。

王杏文衛教師 2022 年 1 月 14 日


阿賢醫師小提醒



一般人總以為得了糖尿病,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從此跟美食絕緣。

梁媽媽的故事告訴我們,糖尿病人只要能夠節制,做好血糖監測與總量管制,幾乎什麼東西都可以吃。


每個糖友都有自己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有年輕的國高中生與剛出社會的上班族、也有已經退休在家含飴弄孫的阿公阿婆。

有在隔壁科學園區日夜輪班爆肝的科技廠員工,也有種茶種菜、每日辛苦耕耘的農夫。

他們很尋常,可能是我們每天打招呼的鄰居,可能是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糖尿病的故事每天發生在你我的生活周遭。故事聽起來很常見但是每個又都不一樣。

因為每個人的故事都是獨一無二的


故事要圓滿,平常要努力



每個血糖控制良好的病人,雖然來自不同的年齡與背景,他們卻都有共同的特質:

也就是願意積極面對、好好配合醫生、並且勇於改變自己,朝向更健康生活方式,因此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就讓我們一起好好加油吧!


團隊回饋


岱容護理師:若覺得一支冰棒吃兩天太辛苦,也可以考慮兩個人吃一支冰棒,與家人或朋友一起享用這份小小的甜蜜喔。

岑亘營養師:梁媽媽很棒,平常都有監測一早的空腹血糖值,來回推昨天的飲食是否過量。

若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建議測量餐前與餐後的配對血糖,或是安裝連續血糖監測儀,讓當下即可了解食物的內容及份量對血糖的影響。


延伸閱讀





2022年1月15日 星期六

新竹市母語推廣協會:聽母語講故事

作者林均賢 醫師

今日上午參加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和大家分享。


新竹市母語推廣協會在清大綠市集(竹蜻蜓市集),每個月固定一個禮拜六,舉辦聽母語講故事的活動。

除了爸爸媽媽講母語故事,也會讓小孩講故事給小小孩聽,小朋友聽了津津有味,有的在旁邊玩耍,互相也都用台語對話。


我第一次參加,在旁邊聽了非常感動。

活動發起人林米拉告訴我,在新竹這個活動已經舉行四年多了。


取自新竹市母語推廣協會

2022年第一場竹蜻蜓綠市集,來聽母語講古邀請大家來聽我們母語家庭的兩組母女檔來說故事,來聽看看為什麼貝拉一直在生氣、水果牛會出什麼謎猜讓大家猜呢?

歡迎大家和我們一起來綠市集聽故事替台語小孩加油!

活動攤位同時有賣母語鉼針,有幾個媽媽帶小孩來鬥陣開講,場面相當溫馨。


新竹市母語推廣協會定期舉辦親子共讀、母語講古等活動,之前也安排阿公阿嬤來講故事給孫子聽,希望讓文化可以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不只台語,同時也和新竹母語囡仔窟合作,每周三在新竹指源宮公園舉辦母語親子共學,邀請大家來這裡練習講母語(台語、客語)、聽故事、交換母語育兒的鹹酸甜。

除了每周三講故事,也會出去走走,上網查了一下近期外出活動包括:

2021 年 10 月 20 日 星期三 台語戶外親子瑜珈

2021 年 12 月 26 日 星期日 走讀三峽-客語寮日活動

2022 年 01 月 09 日 星期日 無負擔農場 (教小朋友認識農作物)

2022 年 01 月 16 日 星期日 客話兒童律動課 (海陸腔客語教課,唱、跳、體操)

另外還有母語讀書會則是一同培養母語教師,教小孩白話字,讓孩子能說也能寫,非常用心。


竹蜻蜓綠市集入口


竹蜻蜓綠市集現場同時有舉辦一些環保講座,聚集不少觀眾


會知道這個活動,是因為我阿公 2016 年末受邀參加這個活動,講紅蜻蜓(赤とんぼ)的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彼當時他身體已經不是很好了,不到兩年後病逝。

雖然他人已經不在了,但是他一生愛護鄉土、關懷社會的精神與愛,始終與我同在。

在診間我也盡量多用母語跟病人溝通,也希望台灣的文化與語言,不會在我們這代斷絕,可以傳承給一代又一代。


2022年1月9日 星期日

新診斷糖尿病:注意事項(上)


作者:林均賢 醫師、王杏文 糖尿病衛教師


醫生說我有糖尿病,感覺晴天霹靂!請冷靜冷靜,先聽聽看阿賢醫師怎麼說吧!


糖尿病很常見嗎?



(四周被小吃團團圍住,剩下一個小小出入口,進貢美食給城隍爺)


糖尿病其實不罕見,如果你正在新竹城隍廟口買小吃,按照台灣人口平均分布的話,10 個在你前面排隊買蚵仔煎的民眾裡,有三個是糖尿病前期,有一個是糖尿病!

現在,輪到你了,別怕,就讓我們一起好好加油吧!


我真的有糖尿病嗎?還是只是血糖高一點而已?


在哈利波特電影裡,有一位誠實善良的人物海格,他是巨人長得非常魁梧有力,但是害怕巨人的身份被歧視,所以從來不說自己是巨人,只承認自己「骨架比較大一點」。

那我到底是糖尿病,還是只是「血糖比較高一點」呢?

好問題,如果飯前血糖 ≥ 126 (mg/dL)、隨機或 75 克糖水檢查血糖 ≥ 200 (mg/dL)、 或是糖化血色素 ≥ 6.5 %。只要符合兩次檢查,或是檢查一次同時合併高血糖症狀,這時誠實善良的你就被確診為「糖尿病」,而不是「血糖比較高一點」而已喔!

糖尿病會怎樣?



(血管長期泡在糖水裡,就會塞住)


「阿賢醫師,聽你這麼說,我每次血糖都兩百多,我有糖尿病,但是糖尿病會怎樣呢?我覺得我身體足勇,也沒什麼不舒服啊?」

沒錯,糖尿病是無聲的殺手,一開始通常沒什麼症狀,但是...

就好像全身長期浸泡在糖水裡,免疫力比較差,傷口不易癒合,細菌容易跑進身體裡作怪,就容易生病感冒,也容易罹患肺炎。研究指出,糖尿病人得到新冠武漢肺炎重症的死亡率甚至高達一般人的三倍以上。

長期來看,血管浸泡在糖水裡,血管就會阻塞,塞住眼睛會失明,塞住腎臟會腎臟衰竭,塞住心臟會心肌梗塞,塞到大腦就會中風。

根據阿賢醫師門診觀察,血糖控制不好的病人,過了 10 幾年血管幾乎都會塞住,而且可能塞不只一個地方喔...。


控制血糖的好處


「聽起來很可怕,那我把血糖控制好是不是就沒事了?」

沒錯,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全身都會壞光光,但是只要把血糖控制到正常,可以提升免疫力、減少感染、傷口容易癒合,全身血管也都可以像一般人一樣暢通,每天健康有活力!


現在開始要做什麼?


「林醫師,不要再嚇我了,現在要做什麼呢?」



很好,首先請去買一台血糖機,病人反應有很多種牌子,買回去竟然通通都沒效?林醫師深入研究調查後發現,唯一有效的牌子還是「有測牌血糖機」,買了有在測的牌子才有效!

測血糖分成飯前跟飯後,飯後指的是吃第一口飯算起兩小時後,例如中午 12 點吃午餐,不管你吃多久,下午兩點測飯後血糖就對了。

同一餐的飯前和飯後血糖又稱為配對血糖。糖尿病友建議配對血糖的差距在 30-60 (mg/dL) 以內最理想。

每天請至少測同一餐的飯前和飯後血糖(配對血糖)記錄在血糖本子上,回診時拿給醫師與衛教師,一起分析每天的血糖變化和飲食的關聯,加以調整用藥。

每次回診時血糖紀錄本請拿給林醫師!
每次回診時血糖紀錄本請拿給林醫師!
每次回診時血糖紀錄本請拿給林醫師!

特別提醒:林醫師門診發的血糖紀錄本,乃無價之寶,只借不送,有借有還。

如果血糖紀錄本每次都有去無回,林醫師會請您簽名畫押,保證下次帶本子來,否則就會取消慢性處方簽、提早回診,跟你討債喔!


好可怕,可以不要每天測血糖嗎?


可以,只要您的糖化血色素連續三次回診都達標( < 6.5 %),就可以不用每天測血糖。但還是建議每個禮拜測 2-3 次配對血糖,了解食物對血糖的影響喔!


測血糖有什麼好處?


為了健康,小小的麻煩是值得的。

測血糖好處多多,可以了解食物對血糖的影響,也會發現運動後血糖下降不少,會讓自己邁向更健康的生活。

舉例來說,有病人跟我反應她如果中午吃一碗泡麵或是忍不住吃完一整個便當,飯後血糖都會增加 100 多,但是如果中午便當的飯只吃一半的話,血糖增加 50 左右,就比較符合我們設定的配對血糖目標囉!

建議配對血糖差距 30-60 (mg/dL)

測血糖的更多好處,詳情請見下一篇文章「努力看的見」,一起讓努力被看見吧!




2022年1月7日 星期五

妊娠糖尿病:注意事項


作者:林均賢 醫師 (2023 年 09 月 18 日 更新)


婦產科醫師說我有妊娠糖尿病,把我轉來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我該怎麼辦?

別擔心,我們先來看看妊娠糖尿病是怎麼一回事吧!


定義


妊娠糖尿病是一個很特殊的疾病。過去沒有糖尿病,卻在懷孕第二或第三孕期接受篩檢,新診斷出糖尿病的孕婦稱為妊娠糖尿病。

在台灣每 8 名孕婦就有 1 名罹患妊娠糖尿病喔。


對媽媽與寶寶雙重影響


  • 媽媽:生產風險增加,產後十年約有 30-50 % 的機會會變成糖尿病
  • 寶寶:生產風險增加,巨嬰生不下來,容易難產,出生後呼吸窘迫、新生兒黃疸等風險上升


診斷與控制目標


診斷妊娠糖尿病,過去有一階段跟二階段兩種檢查。下面介紹的是目前較普遍的一階段糖水試驗,優點是孕婦只要喝一次糖水就可以診斷。

(喝過糖水的媽媽都知道真的不太好喝,媽媽辛苦了~)

孕婦在妊娠 24-28 周時喝 75 克糖水,分別在喝糖水前、喝糖水後 1 小時、與喝糖水後 2 小時抽血,若抽血數值有任何一個超過下表的切點,就確診為妊娠糖尿病。




為什麼是我?


妊娠糖尿病約佔所有孕婦的 10-15 %,研究發現若您有以下情況,就比較容易罹患妊娠糖尿病。
  • 懷孕年齡 ≥ 30 歲
  • 肥胖(懷孕前 BMI > 27)
  • 葡萄糖耐受不良
  • 先前曾經罹患妊娠糖尿病
  • 先前生產巨嬰
  • 家人有糖尿病史


營養建議


  • 少量多餐,三正餐,中間可搭配點心
  • 總熱量
    • 懷孕前 BMI 正常(18.5-24),每天每公斤攝取 30-34 大卡總熱量
    • 懷孕前 BMI 過重(≥ 24),每天每公斤攝取 25-29 大卡總熱量
    • 懷孕前 BMI 肥胖(≥ 27),每天每公斤攝取 24 大卡總熱量 (最少仍需 1600-1800大卡)
    • 懷孕後期一天可再增加 300 大卡熱量
  • 醣類:總熱量 40-50 %(早餐至少 15-30 公克)
  • 蛋白質:總熱量 20-25 %(每天至少 71 公克)
  • 脂質:總熱量 30-35 %
  • 膳食纖維:每日 30 克
  • 維生素及礦物質
  • :每日不超過 2400 毫克 (6 克鹽巴)
  • 咖啡因:每日不超過 200 毫克
  • 酒精:避免攝取

資料來源:2018 妊娠期糖尿病照護手冊


體重增加建議


資料來源:2018 妊娠期糖尿病照護手冊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Weight Gain During Pregnancy: Reexamining the Guideline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009


運動


在無早產的情況下,建議可以從事非負重的運動。




治療


90% 的妊娠糖尿病患者透過飲食跟運動,血糖即可改善,不需施打胰島素。

10% 的妊娠糖尿病患者,若回診血糖仍控制不佳,我們就來施打胰島素吧!


血糖試紙


感謝臺大醫院李弘元教授等人的努力。

2021 年 12 月起健保給付大於 28 週妊娠糖尿病患血糖試紙。

2023 年 9 月起更擴大給付標準。針對所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可在診斷後給付血糖試紙,一天最多 5 片直到生產。


糖尿病基金會課程


以下這幾堂課由台大醫院主講,把妊娠糖尿病講解得非常好,請回家聽兩遍作筆記,我們下次回診會考試~





林醫師小叮嚀


回家請開始測血糖(早餐前 + 三餐飯後兩小時 + 點心後兩小時),三餐請均衡飲食,醣類食物還是要吃,不可完全沒吃醣類食物喔!


安裝連續血糖監測儀,就可以不用測血糖嗎?


目前市面上有愈來愈多的連續血糖監測儀上市,可協助監控血糖,有的機型安裝過程中甚至不需要和指尖血做校正。設計上愈來愈方便。

若您購買的是不需校正指尖血的機型,安裝結束後,仍需要測量指尖血。因為目前的醫療科技下,測量指尖血仍有其不可取代性。



血糖手錶,準不準?


市面上有智慧型手錶,可以自動監測血糖,可惜目前準確度還不夠。

期待未來醫療科技繼續進步,增加這類非侵入性裝置,監測血糖的準確性。





如果飯後血糖過高,請散步半小時做適度運動。

詳細飲食注意事項,我們會幫您預約臺大醫院營養師門診提供您進一步專業諮詢。

祝生產過程順利,寶寶平安又健康。



2018 年 10 月 台大醫院內科部 妊娠糖尿病演講 講者合影 

左起 林均賢 醫師、陳思潔 醫師、蔡文瑄 醫師、李弘元教授、李建南教授、鍾睿翔 醫師、王崧穎 醫師


產後小提醒


產後妊娠糖尿病通常會改善,但是產後十年約有 30-50 % 的機會會變成糖尿病。

因此妊娠糖尿病媽媽請記得於生產後  6-12 周回診,接受 75 克葡萄糖耐受試驗,篩檢您是否罹患糖尿病。產後除了忙著照顧寶寶,自己的身體也要記得照顧喔!




2022年1月2日 星期日

Omicron 變種病毒簡介


作者:張凱銘醫師(2022 年 4 月 4 日更新 )




糖尿病友施打疫苗建議:三劑比兩劑好,兩劑比一劑好,一劑比沒有打好,沒有打過疫苗身體幾乎跟沒有訓練過免疫細胞一樣,非常危險


前言


2020年初,在美國紐約的年輕感染科醫師張凱銘,寫了一篇專業文章,介紹新冠武漢肺炎的症狀、疫苗與副作用、治療方式以及第一線防疫經驗,文章獲得了上萬次分享。


新冠武漢肺炎知識與治療建議-張凱銘醫師



張凱銘醫師,他是我大學同班摯友,睽違半年再度寫一篇深度文章介紹 Omicron 病毒,算是之前文章的續集。很高興再次獲得本人同意,文章我加以排版整理,分享給大家!


以下正文


最近紐約或是全美國海量的 COVID-19 陽性病人,令我有點想到 2020 年 3 月的影子,此次疫情跟 Delta 比是完全不一樣的特性。

免疫脫逃特性使很多病人有打疫苗還是被感染,施打疫苗比例較低的族群例如年輕人、孕婦、兒童更是大量確診陽性甚至住院。


疫苗不是沒有用只是效果降低了


特此寫此文介紹只花兩個禮拜就讓美國疫情再度大飆升且立刻成為優勢變異株的 Omicron,文章非常長但是懶人包就是下面這段總結可以先看就是全文重點。


總結


Omicron 的到來僅用兩個禮拜的時間就確立其優勢病株的地位。

他的特性是傳播速度非常的快,可能潛伏期縮短為三天,且較多上呼吸道症狀如頭痛、流鼻水、喉嚨痛,雖然初步統計比較少演進到重症,但因為傳染力強,使原本沒有被感染到的族群例如年輕人、孕婦、小孩都感染,特別是上述族群很多都還未接種疫苗讓他們感染風險更大。

雖然很多人打三劑疫苗還是被感染,但不代表疫苗沒效只是作用降低,因此如果只是打了兩劑,現在因為 omicron 的原因會強烈建議打第三劑,而且口罩等預防還是很重要。

今年冬天除了 COVID-19,紐約還多了很多 RSV 或 Influenza 又重新復活,因此流感疫苗還是很重要。原本的單株抗體只剩下 Sotravimab 對於 Omicron 比較有效。

雖然說原本建議 Remdesivir 只給住院需要氧氣病人使用,現在是建議越早確診趕快用比較好,特別是單株抗體藥物缺乏,且口服病毒藥物未普及或到貨的情況可以先使用。

Paxlovid 用於12歲以上之病人且重症防護率有 90% 因此應該優先於 Molnupiravir 因為這只有30%有效且只能用於成人。Paxlovid 要注意藥物交互作用,Molnupiravir 要注意不能用於孕婦。


令人不安的 Omicron


紐約新冠疫情嚴格說起來有 3-4 個高峰,第一個高峰是 2020 年 3-4 月,當時病毒正從中國傳到歐洲,最後繞了地球一圈往美國東岸最重要的國門-紐約襲來,當時沒有足夠檢測能量、缺乏應變、缺乏足夠臨床知識跟經驗,在當時沒有疫苗也沒有口罩的情況下,病毒如入無人之境,讓大量傷患海量湧入醫院,社會採取的手段就只有接近封城才能讓疫情不要那麼惡化,這是第一峰。

約過了一個相對寧靜的夏天,多數人在家上班,出門戴口罩,少出門,疫情還算可以,然而到了 2020 年 12 月及 2021 年 1 月是第二個高峰,冬天到來,疫情又變嚴重。

但是有了 3 月開始累積的臨床經驗還有更多的臨床試驗結果,醫院對於新冠病毒的處理更有系統化的應對方式,並非個別醫師亂無章法的處理,至少我們了解哪些藥物有效或無效,以及用藥使用的時機。

雖然冬天還是很多人染疫甚至病逝,但醫療方面我們多了更多的信心,不至使醫療量能如三四月般潰堤,且醫療人員開始有疫苗可以施打,讓我們不再恐懼,這是第二峰,只是覺得很可惜,有些病人等不到疫苗上市就已經離開人世了。

2021 年 7-8 月以來是第三個高峰,確診人數上升,但在醫院裡見到的都是清一色臉孔-沒有打疫苗的人,他們不打疫苗的理由千奇百怪,但結局都差不多,沒有打疫苗被感染,住院後開始快速惡化,新聞媒體大量報導 Delta 取代 Alpha 成為主要的病株,但我完全不擔心,因為社會已經回到正常,疫苗供給沒有問題,就算 Delta 再怎麼強,打了疫苗也很少重症,所以我又過了一個夏天,不確定要不要稱這為一個小山峰。

到 2021 月 12 月初為止,新冠確診人數再怎麼跳,新聞怎麼報我都無感,因為我是一個身經百戰從 2020 年 3 月第一線面對新冠的醫療工作者,我明白病程會是怎麼回事,也明瞭出現在醫院的嚴重患者都是什麼樣的人,最大的共通點都是沒有打疫苗。

但是不過是在 12 月裡一兩個禮拜的時間,醫院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人,但這次有很多跟以往不同病毒株不一樣的特性,這並不是疫苗有沒有效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而已,我開始感到不安,因此寫這篇醫學文章給大家做個介紹,這是我在現在這一個上升中的第四個高峰寫作的由來。

最早 Omicron 是在南非 11 月通報出來的,而美國第一個 Omicron 是在 2021 年 12 月 1 日加州確診的,我在紐約 Northwell health 的病毒學實驗室沒辦法做基因定序了解什麼病株,但是高層希望實驗室檢驗出來,我們的病毒學專家說可能會來不及做出基因定序的儀器,因為需要時間而且可能到時候就來不及。

然而在高層執意推動下,終於在兩個禮拜做出來了,隨機抽樣 50 個 COVID-19 樣本,45 個都是 Omicron,也就是過了兩個禮拜,紐約 > 90% 以上都是 Omicron,可以推論,一個月後已經全部(>99%)都是Omicron,病毒專家的話是對的,根本已經沒有做基因定序的必要了,因為全部都是了。

因此本文著重 Omicron 的介紹,然而讀者並需知道很多知識不一定是 100% 正確,很多證據是pre-print沒有經過同材審查,有些有論文佐證的數據可能不夠多,或者有些研究方法為回朔性的所以偏見(bias)比較多,有些少部分是我第一線觀察並不代表是很嚴謹的證據,但在此疫情之下,有些決定當下就必須要做,並沒有時間等完整完美的資料或數據再判斷了,因此現在就有必要書寫。


Omicron 症狀


Omicron 症狀跟其他 COVID-19 病毒不一樣的地方在於較多上呼吸道症狀,例如頭痛、鼻塞、喉嚨痛,而且比較少嗅覺喪失。這跟其他 COVID-19 有較多嗅覺喪失、咳嗽、快速進展肺臟或下呼吸問題比較不一樣。

跟過去的「感冒」症狀更像,因此幾乎無法區分到底是 Omicron 還是感冒,唯一有辦法的就是做篩檢了。

然而這個論述也不一定對,因為現在大多數的人都有打過疫苗,因此很多確診者他們就算感染Omicron,也是以上呼吸道為主不會侵犯到下呼吸道感染導致肺炎。

另外我想提醒的是,美國過去一兩年因為新冠成為最盛行的呼吸道病毒疾病之後始流感(Influenza)、呼吸融合病毒(RSV)等快要消失後,今年又捲土重來,最近很多人也感染了流感病毒或 RSV,這個是之前比較沒有遇到的(之前全部只有 COVID-19),因此我覺得使用respiratory multiplex PCR 同時檢測多個常見呼吸道病毒也很重要才不會忽略到其他可能疾病。

也因此今年打流感疫苗就特別重要,儘管流感疫苗跟新冠疫苗的有效率低非常多,但還是要打。南非初步的住院嚴重程度統計 (doi:10.1001/jama.2021.24868) 似乎覺得 Omicron 相較於 Delta 沒那麼嚴重,但此次疫情較多年輕女性,所以很難比較到底是真的因為 Omicron 沒那麼嚴重,還是因為這此感染到的病人本來就比較健康所以不會那麼嚴重?

但可以知道的事,這次 Omicron 感染力非常強大,很多年輕人覺得自己不會被感染都被感染到了,甚至很多人打了三針疫苗還是被感染,美國確診人數在這兩個禮拜又因為 Omicron 急速超車印度成為世界第一,所以還是要謹慎面對這個訊息。

而且就算症狀沒有之前那麼嚴重,也必須提防因為 Omicron 太強大的感染力,使的感染人數過多而導致就算只有少比例產生嚴重疾病,這個重症總人數還是會很龐大。

時常聽到身邊認識的人此時都被感染到,很多醫護人員都病假,讓我突然有點回到 2020 年 3 月的錯覺。


Omicron 潛伏期


現在幾乎所有人都被感染 Omicron 了,很多住院病人住一住也被感染到了,有一種感染科會診原因是發燒,我們例行性的會抽血液培養 (blood culture) 看有沒有細菌感染,但是我們現在幾乎都會給院內發燒的人做呼吸道病毒 PCR test。

我發現很多人也許一開始主訴是只有發燒而已,驗COVID-19 陰性,隔天驗還是陰性,再一天驗後就突然轉陽性了!(當然也有些是發現有發燒,原本以為是不是其他細菌或肺炎感染,但是驗就發現突然有了 COVID-19 )。

有一個我觀察到的現象就是潛伏期較短,原本 COVID-19 可能4-5天才發病,Omicron可能縮短到2-3天就發病。但這不一定是壞處,因為症狀出來快,就可以早點隔離,就有點像之前流感是靠症狀來隔離,不像 COVID-19 很多 pre-symptomatic or asymptomatic transmission 讓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被誰傳染到的。


Omicron 病毒特性


如果說 alpha 可以在 spike protein 的 receptor-binding domain (RBD) 產生只少 6 個突變點、Delta產生至少 9 個突變點算很多的話,那 Omicron 可以在 RBD 產生超過 30 個以上的突變點甚至在整個病毒可以產生到 50 個變異點那聽起來真的有點毛骨悚然。

因此他的傳染力變得非常強,一大堆平常不會生病的年輕人都感染到,而之前比較沒有打疫苗的族群,例如小孩跟孕婦開始被感染,之前各種擔心疫苗副作用聽起來都很可笑,因為疫苗是安全的但是病毒不是,猶豫不決的結果就是孕婦感染入院、兒童醫院爆滿 (甚至還要擔心一個月後是否又會有 MIS-C 因新冠引起的多重系統發炎疾病)。

因為病毒的免疫逃脫 (immune escape) 特性,我觀察到更多比例的人之前有感染到 COVID-19,這次又感染到 Omicron,重複感染 (re-infection) 變多所以就算之前有確診,還是一定要打疫苗避免再次感染。

也因為 S gene target failure,美國FDA曾警告過有少部份廠商的antigen test可能會無法偵測出omicron出來導致假陰性。但PCR檢測理論上不受影響。


疫苗效果


除了感染力增強外,因為免疫逃脫的關係,疫苗效果弱化,原本 mRNA 疫苗有效率 90% 以上,現在打了兩劑只剩70% ( doi.org/10.1056/NEJMc2119270),然而打了三劑還是可以大幅提升免疫力表現 (doi.org/10.1056/NEJMc2119358),因此雖然Pfizer或Moderna疫苗當初是設計成兩劑的疫苗,現在因為這個 Omicron,你幾乎要把 mRNA 疫苗當成三劑的疫苗來看待。

三劑比兩劑好,兩劑比一劑好,一劑比沒有打好,沒有打過疫苗身體幾乎跟沒有訓練過免疫細胞一樣,非常危險。

除了mRNA疫苗,美國還有打一劑的 JNJ 疫苗,這個原理跟打兩劑的 AZ 疫苗較類似都是adenovirus-vector vaccine,但因為效果比較差且有血栓副作用疑慮,所以現在美國CDC已經建議施打 mRNA vaccine 為主,但如果原本已經打了非mRNA疫苗,我覺得不用太擔心,依然施打加強劑,最近 JNJ 公司公布他們在南非的研究打了 JNJ booster有效率可以到85% (doi.org/10.1101/2021.12.28.21268436)。

因此我覺得不用太糾結這些數字,在不同時候做研究或方法可能都不一樣,得出來的數字也會不一樣,最重要還是盡快施打疫苗,能打加強劑更好。


單株抗體


至於之前非常有效的單株抗體 (Bamlanivimab-etesevimab和Casirivimab-imdevimab),對於Omicron 幾乎無效,所以美國已經暫停分配 Eli Lilly 和 Regerone 公司的單株抗體,只使用 GSK生產的 Sotrovimab 這個單株抗體顯示對Omicron較為有用(doi.org/10.1101/2021.12.13.21267761)。

但現在太多人確診而 Sotrovimab 數量沒有那麼足夠就不能所有人一確診就給藥,必須有效分配資源,所以目前我們不作為預防性用藥,只能等病人確診後10天內給最高危險族群病人,例如65歲以上、具有多個危險因子、沒打過疫苗者或免疫不全對疫苗無法產生免疫反應者施打。


Remdesivir


Remdesivir 這個抗病毒藥物算是美國治療新冠的標準用藥,然而之前只用於住院需氧病人,可是這會錯過抗病毒藥物越早用越好的機會。

最近 NEJM 有一篇論文(doi.org/10.1056/NEJMoa2116846) 就是用於 outpatient 門診病人,確診內七天施打三天的 Remdesivir (標準是住院病人打五天),這些門診病人可以降低87%的住院風險與死亡。

因此我的解讀就是資源允許下,確診就趕快打 Remdesivir。

現在因為確診人數實在是太多了,且單株抗體 Sotrovimab 稀少,有些病人屬於高風險或有打過疫苗但住院了,我會直接施打 Remdesivir 算是一個 Sotrovimab 的替代,我就不會等到需要氧氣才給。尤其是我前面說的現在有大量孕婦沒有打疫苗因為新冠入院,我也會趕快給她們使用Remdesivir。


新的口服抗病毒藥物


美國FDA最近緊急授權 (EUA) 兩個藥物,分別是 Pfzier 公司的 Paxlovid 和 Merck 公司的Molnupiravir,建議使用在病人發病五天內使用,如果超過 5-10天建議使用單株抗體 (Omicron只建議打Sotrovimab)。

輝瑞的 Paxlovid 重症死亡防護率達 88%,可用於12歲以上或40公斤以上之病人,最好在發病5天內使用,Paxlovid 其實是一個複方,由 PF-07321332 (or Nirmatrelvir) 和 Ritonavir 組成,Nirmatrelvir 是新冠病毒的 Protease inhibitor (PI,蛋白脢抑制劑),至於 Ritonavir 則是傳統的愛滋病HIV用藥,作用只要是抑制 CYP3A4 isoenzyme 而使 Nirmatrelvir 不要被代謝掉,所以Ritonavir的真正作用是去輔佐 Nirmatrelvir 而不是自己去攻擊病毒,所以使用 Paxlovid 要很小心藥物交互作用。

例如感染科醫師應該很熟悉 Simvastatin 不可以跟 boosted PI 一起使用因為 Simvastatin 濃度會提升太高,例如 Atorvastatin 最高劑量只能用到 20mg 因為會被提升到4倍也就是 80mg 為最高劑量。

總之有許多的藥物交互作用最好先查詢利物浦大學愛滋病用藥交互作用網站(https://www.hiv-druginteractions.org/) 或查 Lexicomp/Uptodate。

但是這個抗新冠病毒藥只吃五天 (不像愛滋病的藥要長期吃),所以如果只是短期效果,可能對其他藥物影響不會那麼大,也許可以停藥幾天就好或先降低劑量幾天 (在此我無法做一個建議應該要審慎評估病人的長期用藥);Paxlovid 的劑量是 Nirmatrelvir 300mg + Ritonavir 100mg 一天兩次共吃五天,要注意腎功能不好 eGFR<30 或肝受損 Child-Pugh Class C者不能使用。

莫克公司的 Molnupiravir 重症或死亡防禦效果較差只有 30%,只能用於 18 歲以上之病人,因此在有單株抗體或 Paxlovid 選擇的情況下,會優先考慮其他的藥而不是 Molnupiravir,其劑量為800mg 一天兩次吃五天,也是建議發病五天內使用,其要注意不可使用於孕婦,如果女性吃完藥後4天內都要避孕或不可以哺乳,如果吃完最後一劑藥超過四天後懷孕或哺乳就沒有關係,男生則是吃完最後一劑藥至少3個月內都要避免讓女生懷孕。


Anticoagulant (AC) 抗凝血劑使用


這裡跟 Omicron 比較無關而是跟 COVID-19 一般的抗凝血劑使用,我們原本就有觀察到COVID-19 產生很多 microthrombi 導致血栓等併發症,我推薦The Lancet今天剛發表的文章總結(doi.org/10.1016/S0140-6736(21)02503-4)。

住院病人沒有到 ICU 的患者,使用治療劑量(therapeutic AC)可能對病人有幫助。但如果是最嚴重ICU 的病人,使用therapeutic AC 反而有害因為會增加出血風險。

至於 COVID-19 病人出院後是否該繼續使用低劑量抗凝血劑 Rivaroxaban,在 MICHELLE trial 中似乎有點幫助,但是其樣本數少所以可能要繼續等其他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會比較有機會證明。


結論


原本 COVID-19 患者多為未施打疫苗者,但現在 Omicron 到來使海量的病人確診,沒有打疫苗者預後更是不好,而原本屬於健康的年輕人很多也都被染感到甚至有病人重複感染,因此Omicron 讓我感到開始不安也多了隱憂。

但如果 Omicron 真的比較不會造成重症,卻使更多人感染,但也許某天全人類真的都被感染到而產生群體免疫使疫情控制住?

目前言之過早,很多科學未知還在探索中,需要更多證據去證明。(全文完)



作者: 張凱銘 醫師 1/1/2022

美國紐約北岸大學醫學-長島猶太醫學中心 感染科

美國內科專科醫師認證 (ABIM)

美國愛滋病學院 專家醫師 (AAHIVS, American Academic HIV Medicine Specialist)

(全文由張凱銘醫師授權轉載)


2022 年 4 月 4 日張凱銘醫師更新


我的文章是 2022 年 1 月寫的,當時美國單日確診高達100萬例,但是除了在社區有非常多確診外,醫院情況「還好」。一月的高峰過了之後確診數就快速下降,現在已經是四月,疫情不嚴重、社區狀態安全,美國甚至不強制戴口罩了。

所以我覺得 omicron 除了傳染力強又快,疫情不算特別嚴重,醫療量能都可以應付,官方機構應該致力於採購更多有效的藥物。

我一月寫的文章,有一點可能已不適用,就是單株抗體 Sotrovimab 對 omicron 亞型 BA.2 無效,現在美國三月後開始觀察到較高的 BA.2 比例,目前已超過 55 %,估計未來世界各地都會以 BA.2 為主,要使用 Bebtelovimab 此單株抗體治療。

COVID-19 的抗病毒藥物都是越早使用越有效,最好一確診就使用。

一旦開始有呼吸喘等問題,給了藥沒什麼用,所以我認為一確診不是住院就好,不給藥單單觀察病毒感染宿主的自然變化,反而會耽誤黃金治療時間。

官方單位應大量採購 Bebtelovimab 和口服抗病毒藥 Paxlovid 給予高風險病人,一開始就投藥,對病人才有最大的好處。

單純的隔離無助於反轉病毒進展。



新冠武漢肺炎知識與治療建議-張凱銘醫師


疫苗問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