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均賢醫師: 放射碘治療:甲狀腺亢進 WFU

網站頁籤

2022年11月26日 星期六

放射碘治療:甲狀腺亢進

作者:林均賢醫師 / 核子醫學科 蔡雅琴醫師

校閱:呂金盈醫師


放射碘治療甲狀腺亢進


上一篇文章提到,甲狀腺亢進使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後,若疾病仍無法獲得有效控制;或是因為副作用無法耐受抗甲狀腺藥物的病友,建議考慮放射碘或是手術治療。

甲亢使用的放射碘和治療甲狀腺癌的放射碘一樣,只是劑量(活性)更低,副作用相對更少。

現在就讓我們走一趟核子醫學科,看一下放射碘治療甲狀腺亢進的過程吧。


新竹台大核子醫學科



地下一樓來到核子醫學科門口。右轉就會進到核子醫學科裡面。



核子醫學科門口,再右轉進去就是核子醫學注射室。



核子醫學注射室內部。裡面還有一個小門,放著各式各樣的核種。

防輻射玻璃板前面的桌子上放著一個小罐子。藥師剛剛就在玻璃板左邊解釋如何使用,病人坐在右邊。解釋完病友就把罐子打開藥配水喝下去。



近看防輻射玻璃板前面放著一個小罐子。我們把它打開來。



罐子打開,裡面就是含有放射碘的膠囊。

10 分鐘前我們就在隔壁用鉛板隔離的小房間現場看這位病友配著水吞下膠囊後回家,過程其實非常簡單。

10分鐘前病人才把罐子裡的膠囊吞下去,看到這裡,大家會不會擔心罐子裡還有輻射殘留呢

別擔心,我們現場有用輻射檢測儀偵測,病人吞完藥離開後,輻射監測儀立刻偵測到輻射衰退的很快,不到幾分鐘就降到背景正常值了。



這是放射碘的空膠囊(還沒放入放射核種),外表就跟一般的膠囊沒什麼兩樣。


透過現場實況介紹,以後跟病友解釋的時候,也更有同理心。

簡單說,就是吞一顆膠囊後回家,是不是很簡單呢

但是還有一些注意事項提醒大家。


甲狀腺亢進病友:吞放射碘膠囊注意事項


吞藥前


3 個月內,孕婦需停止哺乳

2 個月內,避免施打含碘顯影劑

1 周前開始,確實執行低碘飲食,海苔海帶類食物禁止食用,詳見連結

* 放射碘治療前育齡女性需確認懷孕檢查為陰性


吞藥當天


吞藥 2 小時前開始空腹(可以喝水)

打開膠囊配水吞藥,吞藥後自行返家,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註:吞藥就跟吞其他膠囊一樣,身體通常沒有特別感覺


吞藥後


吞藥 2 小時後可以開始吃東西

吞藥 7 日內盡量與他人保持 1 公尺距離,如廁後馬桶需沖水 2 次

3 個月內孕婦需避免哺乳,男性宜避孕 3-6 個月

6 個月內:避免懷孕。女性建議等放射碘治療,甲狀腺功能穩定後,才可備孕


放射碘的副作用


吞放射碘身體不會有太大感覺。

可能的副作用包含:口乾、味覺改變、噁心、嘔吐等,這些症狀通常很輕微。

可多喝水、服用清涼的飲料或咀嚼口香糖,減緩喉嚨的不適。

但是放射碘可能導致短暫甲狀腺亢進,因此治療前後需考慮服用抗甲狀腺藥物。


放射碘治療:藥物調整


放射碘治療前建議停用抗甲狀腺藥物至少三天,在放射碘治療後第四天開始恢復使用抗甲狀腺藥物。

有些醫師建議在停用抗甲狀腺藥物期間,改服鋰鹽與類固醇一週。請與醫師討論後,遵循醫囑用藥。

若有甲狀腺眼病變惡化的疑慮,在放射碘治療前後,可與醫師討論使用短期類固醇預防甲狀腺眼病變的惡化。


放射碘治療後


經過適當計算,放射碘治療後,甲狀腺功能約有三分之一在一年內會變成低落,需要永久補充甲狀腺素。建議無法耐受抗甲狀腺藥物的患者,考慮使用可以讓甲狀腺機能變成永久低落的放射碘劑量。

如果可以耐受抗甲狀腺藥物,但是疾病無法有效控制,可考慮使用較低的放射碘治療劑量,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在放射碘治療後一年,有效減少抗甲狀腺藥物的劑量。

另外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機會停藥。

少數病友使用放射碘治療無效,此時可考慮再次接受放射碘治療,或接受手術治療。


特別感謝


新竹台大內分泌科范綱志主任與全體同仁提供衛教文章建議



參考資料


2016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yperthyroidism and Other Causes of Thyrotoxicosis. Thyroid. 2016 Oct;26(10):1343-1421.

2018 European Thyroid Association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Graves' Hyperthyroidism. Eur Thyroid J. 2018 Aug;7(4):167-186.

2022 European Thyroid Association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Graves' disease. Eur Thyroid J. 2022 Jan 1;11(1):e21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