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均賢醫師: 海明威與一滴淚:病中日記 WFU

網站頁籤

2023年8月25日 星期五

海明威與一滴淚:病中日記


作者:林均賢醫師


我倖存,回來矣!



I came. I suffered. I survived.(我歸來、我受難、我倖存)。

巫寧坤先生在「一滴淚」裡描述,他之所以終能「倖存」下來,如果沒有夫人的全心全意支持,是不可想像的。

我亦然。


妻子的照顧



除了湯堯舜、陳嘉哲醫師的醫療團隊。

我能平安出院,最要感謝的是我外表柔弱,內心卻無比堅強的妻子。身處病痛中,對我無怨無悔的照顧。

如果沒有她的全心全意支持,後果是不可想像的。


以為是盲腸炎


腸胃不適已經四天繼續看診,本來以為是腸胃炎,多休息就會好。

奇怪的是喝了幾天運動飲料,症狀仍然不見好轉。

而且也沒有噁心嘔吐等腸胃炎常見症狀,心裡覺得不太對勁。


腫瘤引起腸套疊!



周末在台北與妻吃飯,右下腹隱隱做痛,我懷疑可能是盲腸炎。

去了附近的北醫急診,主治醫師陳紹鈞安排了電腦斷層,在迴腸末端竟然發現一顆腫瘤!

原來是腫瘤引起的腸套疊。

成人的腸套疊相當罕見,不到萬分之一,通常都是腫瘤引起。文獻統計顯示:腫瘤為良性與惡性的比例大約一半一半。


肚子打了四個洞


值班外科醫師剛好是實習帶過我的學長湯堯舜醫師,安排好和陳嘉哲學長隔天一起開刀。

隔天腹腔鏡開進去懷疑是惡性,下午的手術開到晚上,切掉了右邊升結腸、15公分的迴腸、闌尾、腹腔周邊淋巴結大大小小清了幾十顆。

肚子打了四個洞,釘一排釘子,放一根引流管。

醒來時發現妻一直握著我的手,但是我連翻身的力氣都沒有。


第一口水的滋味多麼甘甜


隔天早上拔除尿管,緩緩側身,花了一點功夫,扶著床欄,慢慢坐起來休息。

術後從妻手上慢慢拿起杯子,喝到第一口水的滋味是多麼甘甜難忘!


第一次用尿壺解尿



休息一下,床邊第一次用尿壺解尿,新手上路尿不出來。

花了一番功夫試著放鬆,才能慢慢解尿。原來疼痛時,解尿很困難!

坐著想起身,第一次起身失敗。第二次才成功地慢慢站起來,但是身體挺直肚子會痛,只能抱著肚子前彎站立。


終於站起來了


站立要移動也很緩慢,因為動一下傷口就會痛。

其實不只移動會痛,連呼吸都會痛,咳嗽更是劇痛。

從躺、側身、抬高頭側床角度,腳放平,腳下去,手出力,身體轉坐姿,每一個步驟都要思考如何進行。


可以站起來,就可以躺回去?


手術隔天就可以走路很高興,雖然走一下就有點喘。

想說既然可以站起來走路,當然可以躺回去!錯了,坐下來卻躺不回去。

原來從躺 → 坐 → 站,跟從站 → 坐 → 躺,其實是不同事情。

搞了半天,才終於躺回床上,已經用盡力氣。


雙腳水腫痛難耐



術後第二天開始發現走路時腳愈來愈緊繃,很不舒服!雙腳用手壓下去有脛前水腫,大約兩價。

護理師建議我穿彈性襪,睡前遵照指示穿上去,半夜因為太緊而痛醒過來。

不想吵醒妻,在病床上費盡全力把彈性襪脫掉,再努力扶著點滴架下床解尿,再努力掙扎躺回床上,才終於鬆了一大口氣。

穿了彈性襪雖然腳腫消了、尿也變多,但是除了很痛以外,另外一個副作用可能因靜脈回流增加?肚子變很脹,開始噁心想吐。


貝多芬與巴哈


當點滴減少、移除靜脈針、恢復力氣時,心情不錯。

當知道自己恢復速度其實不算快,咳嗽或走路仍然很痛,力氣突然消失時,心情難免低落。

住院期間白天聽 Emil Gilels 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晚上聽李希特的巴哈平均律。

音樂不分白晝與黑夜,總是帶給我強大的力量。


海明威:不敗的人



讀妻送來的海明威短篇小說集,第一篇是「不敗的人」(The Undefeated)。

講一位老衰的鬥牛士,在鬥牛士快被遺忘的時代,仍一心一意堅持上場鬥牛。

即使旁人看不起他,他依舊信心滿滿,在殘酷的鬥牛場上用全部的生命搏鬥,用盡最後一分力氣,直到倒下。

「人可以被擊倒(Be Beated),但不能被打敗(Be Defeated)。」

海明威重新改寫了英雄的定義:英雄不是克服某件事情得到勝利,而是當這個世界出現足以擊倒他的力量時,才知道他是否值得尊敬。


生命可能提早結束?


手術取出的腫瘤,主治醫師委婉表示腹腔內淋巴結很多,不能排除淋巴瘤或其他癌症的可能。

我聽了很淡定,但有點醫學常識難免猜想:低惡性度的淋巴瘤,打打化療雖然折騰,終究會好不會死。

若是高惡性度的淋巴瘤或其他癌症,最壞最壞的情況,我的生命是否可能因此提早結束?

這真是個好問題。


我是好人嗎?


若是如此,這輩子我是好人?還是壞人?

在這個世界上,到目前為止的三十多年的時光,我最得意的是什麼?最遺憾的是什麼?最懷念的是什麼?最珍惜的又是什麼呢?

財富名聲有何意義?死亡,會去哪裡?


親友的聲音


不在人世的親友們,他們的面貌、他們的聲音,一個一個在我腦海中出現。

我也準備好接受審判了嗎?都在忙自己的事,我好事是不是做太少了...

如果死亡有機會見到死去的家人,似乎也沒那麼恐懼了...現在死也太早了吧?哪有這麼衰?

躺在床上我想了很久很久...又沉沉睡去。


社療服務隊大集合



急診幫我看診的主治醫師是陳紹鈞、放射科幫我推藥做電腦斷層的是蔡承杰醫師、剛升主治跑來看我的一般外科醫師是劉皓元,三位剛好都是社療服務隊的學弟。

在北醫單感染科主治醫師的同班同學黃筱雯,也是社療夥伴,一起出過隊,感情很好。

雖然身處病痛中,看到這麼多以前的同事、學弟來幫忙,非常懷念與感謝。


黃筱雯、劉皓元陪我散步



術後黃筱雯、劉皓元怕我偷懶,常跑來病房陪我散步。

跟劉皓元散步很特別,有穿長袍的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陪我散步,感覺走路有風!

跟黃筱雯散步感覺也很好,同班同學閒話家常一番,十多年來的往事,都付笑談中。


盡量下床走?


我當然知道術後要多下床走路,不過動一下就會喘,傷口會痛。

除非傷口不痛,沒有特別誘因,例如劉皓元陪我走路,真的不會想走太久。

當過病人之後,想法會改變:病人沒有想偷懶,也想快點好起來,但手術後體力差非常多,他們是真的很累...。


第一口稀飯多麼美味



一個禮拜沒進食了,術後第四天,吃的第一口稀飯感覺多麼美妙!

停點滴、拔除一隻點滴管、開始吃稀飯、覺得多一點力氣,每天一點點的進步都是令人雀躍。

妻在旁總是與我一同受苦、一同高興。


吳建志系主任



身體慢慢比較好之後,開始聯絡北醫的老師們。

吳建志老師是以前臨床技能中心主任,現在已經是北醫醫學系主任。

老師很熱心,以前被我邀請去醫療服務隊當隨隊醫師,也給我們服務隊不少援助。

記得出隊時曾經隨口問我 AKI (急性腎損傷)的原因,我完全答不出來。

連 AKI 分成 Pre-renal、intrinsic、post-renal 都不知道,實在超遜。

不過那時才醫學系四五年級,沒有認真上課,都在想系學會或服務隊準備去哪裡玩,不會也是情有可原吧?

會來參加義診的醫師都有一股樂於奉獻的特質,跟老師友誼保持至今,讓我很感念。


施純明導師



施純明老師是我大學時代的導師,當年是生化學科主任。

記得當年幫我們上 DNA、RNA 的轉錄轉譯,上課寫黑板很認真。

老師人和隨和,一路步步高升,當了副學務長、學務長、校長室主任秘書等各種職務,最近才功成身退。

因為常常不務正業,跟老師有不少交集。一別多年,師生重逢相當高興。


腹腔內 45 顆淋巴節都是良性


感謝上帝,出院前一天,病理報告出來:腫瘤是良性的,腹腔內大大小小摘下了 45 顆淋巴節也通通都是良性的。

看起來我還有很多任務要完成,暫時不會被帶走。

瘦了四公斤,人看起來虛累累(hi lè-lè),拔除引流管後,平安出院了。


平安出院:最大的是愛


人生遭逢苦難,堅強無法克服的時候,最需要的仍然是愛。

折騰了一個多禮拜,與妻終於回到久違的家,終於可以好好洗個澡,回到床上好好睡個覺。

隔天在餐桌上一起吃個早餐,看到彼此平安無事,就已經很滿足了。

2023 年 8 月 26 日為之記


出院致謝


感謝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湯堯舜、陳嘉哲醫師專業的外科醫療團隊、與病房護理同仁的細心照料。

感謝台大總院與新竹台大分院:楊宏智副院長、賴超倫主任、范綱志醫師、李宜鴻醫師、林家宏醫師、嚴愛文醫師、黃則穎醫師、呂菁醫師、曾芬郁教授與全體同仁的支持與關心。

感謝魏兆宏醫師、蔡明宏醫師、陳敬左醫師大力協助值班。

感謝秘書秀真幫忙聯絡門診與值班事宜。

感謝家人無怨無悔的付出。


後記



畢業後離開北醫已經很多年了。

比較完整的醫學訓練在台大完成,各種內科的思維與邏輯都受台大栽培。

然而畢竟我還是北醫出身,醫學的啟蒙在北醫,醫學之外的本能在這裡養成。


回到最初的起點



北醫的校園是我們青春的舞台。

學生時代參加的醫療服務隊從北醫出發、每學期管弦樂團音樂會在這裡演奏、寫給教官的公開信從這裡發出、勢均力敵的學生會選舉當年在這裡激烈進行。

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北醫結交,妻子也是在北醫認識,結理至今。我人生最青春的記憶與璀璨年華,都與北醫密不可分。

輾轉多年,又來到最初的起點。看著熟悉的校園,內心百感交集。青春是一去不回頭了!而我,又要迎接下一個舞台。


人生要奉獻


當醫師變成病人的時候,才知道面對脆弱的生命,要保持謙卑;面對無助的心靈,要盡力去撫慰。

一名醫者,若懂得愛自己的病人,有傳道的使命,願意為病人奉獻,就會變得不一樣。

這幾年反覆思考的問題,生病中都得到解答。


奮力迎戰的海明威



每個人最終都會倒下,面對每個困境都要奮力迎戰,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路上有光,就能夠度黑夜如白晝,在困境中不時奮起。

當我們用心去感受,光就在黑暗中閃耀。


這次住院的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