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廣新竹台健康情報站採訪
感謝警廣新竹台健康情報站主持人張玉雲小姐採訪,這禮拜三中午用 15
分鐘的空檔,跟新竹的聽眾朋友分享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儀。
主持人親切又專業,是一次很愉快的訪談經驗。以下為訪談內容,並且補充一些訪談時沒有講到的細節給大家參考。
以下完整訪談內容
今天很高興來跟大家介紹一個醫療新科技,叫做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儀。
跟傳統血糖機一天只能測幾次比起來,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儀每天可以自動記錄血糖高達 288
次,同步到手機,像看股票一樣呈現血糖趨勢圖,即時掌握自己一整天血糖的變化。
讓血糖更穩定、身體健康有保障!
為什麼要了解一整天血糖的變化呢?
過去血糖控制主要是三個月抽一次血,檢驗糖化血色素,看病友三個月血糖的平均值是否達標。
目前血糖治療的趨勢,除了看血糖的平均值是否達標以外,也很在乎一整天有多少時間血糖值在目標範圍內。如果病友一整天血糖忽高忽低、波動很大,但是三個月平均起來血糖值都正常,這種情況其實還是不太理想。
根據 2024 年美國糖尿病學會的建議,病友如果整天血糖都能保持穩定,有 70 %
以上的時間血糖值落在目標範圍內(70-180 mg/dL),才是最為理想的狀況!
安裝連續血糖監測儀能夠判斷病友一整天有多少時間血糖值落在目標範圍內,也就是血糖不要波動太大,可以保持穩定。
以下我整理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儀的三大好處,跟大家分享。
好處一:預測未來
透過血糖趨勢圖,可以預測未來 60 分鐘高低血糖發生事件。
如果看到自己飯後血糖上升幅度太高,就知道剛才吃的東西要調整,或是飯後要去運動囉。
相反的,如果發現自己已經低血糖或是快要低血糖了,也可以趕緊補充糖分!
好處二:針對低血糖發出警訊聲音
半夜不會起床看 App ,那我安裝了發生低血糖怎麼辦呢?
問得非常好!糖尿病友低血糖有時候是沒有症狀的,發生在半夜就會比較危險。
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儀,連接到手機的 App 除了可以呈現血糖趨勢,還會針對低血糖發出警訊聲音。除了病友本人,照護者的 App 也會發出警訊,來保護病友的安全。
因此,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儀對病友的安全,可以提供很好的保障。
好處三:有助醫療團隊專業化、個人化的調整藥物、胰島素或飲食內容
對糖尿病來說,遇到的問題是藥物常常愈吃愈多,我們醫生無奈,病人也很不開心。
安裝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儀之後,我們醫師如果看到病友半夜低血糖的情況很頻繁,除了調整飲食,也可以選擇減少藥物,或是調降基礎胰島素來幫助病友。
因此,安裝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儀可以幫助門診醫師調整藥物。有機會把藥物減下來,除了保障病人的安全,也會讓病人更開心喔!
外觀長怎樣呢?
外表比 50 元硬幣稍大一些,像一個白色的小貝殼。貼在皮膚上,裡面有一個細細的針頭埋在皮下組織。因為針頭非常細因此完全不會痛。
原理是什麼?
在細針前端有一個葡萄糖感應器,在皮下組織裡面,利用糖氧化酶感測器,每隔幾秒就測量皮下組織液氧氣的消耗或氫氧離子的產生,轉換成血糖值,每
5 分鐘自動記錄一次平均值。
雖然測量的是皮下組織液的轉換血糖值,但是在幾分鐘之內就能反應實際血糖值,傳到雲端跟自己手機的
App 上面。
每天只要跟指尖血做 2 到 3 次的校正,一天就可以獲得高達 288 筆精確的血糖紀錄!
(補充:亞培最新型的連續血糖監測儀不需跟指尖血做校正)
比較一:傳統血糖機
用傳統血糖機測血糖,因為扎手指頭流血會痛,病友一開始都不太願意測血糖。
台灣糖尿病之父,我們台大醫院林瑞祥教授,當年為了衛教病友,曾經每半小時測一次自己血糖,一天替自己測了幾十次血糖,把這些血糖值根據時間軸來畫圖,看出一整天的血糖變化。
先生(せんせい)這種犧牲奉獻的精神令我們非常敬佩。
過了幾十年後的今天,透過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儀,一天可以自動幫病人紀錄 288
筆的血糖。時代的進步真的非常驚人。先生(せんせい)當年不懈的努力,已經可以透過科技,輕易的落實到每個病人身上了。
比較二:舊款連續血糖監測儀
連續血糖監測儀發展其實很久了。
過去有一種是裝在身上一個禮拜後回醫院拆機,才能知道血糖數值,血糖數值在第一時間不能即時反應給病友知道。
不即時。
過去也有一種機型是即時型,但是每次都要在身上掃條碼,才能讀取血糖值。這樣子對病友來說,還是比較不方便。
不方便。
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儀相比之下即時又方便,是一個非常好的發明,因此推薦給大家,如果家人或親朋好友有糖尿病的話,可以在門診的時候跟醫師請教自己是否適合安裝喔!
聽說林醫師本人也裝過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儀
沒錯,為了體會病人的感受,去年十一月我也有安裝在自己身上。
安裝過程是把小小的感應器用拍打的方式,把針輕輕埋到皮下,接著外面裝上傳輸器,貼上防水膠布就完成了。
飄在皮下組織間液裡偵測糖氧化酶的是長度不到半公分像頭髮一樣粗細的軟針,利用輔助器將探頭植入到組織間液後硬針就取出了。
安裝過程非常簡單,只有輕輕拍打的感覺,幾乎不會痛。
我裝在左手臂上,一個禮拜,平常生活都沒有特別感覺,只有運動、洗澡或是睡覺翻身輕輕碰到的時候才會突然想到:「對喔我身上有安裝機器!」
安裝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儀可以正常運動、洗澡、睡覺,生活幾乎都不會受到影響。
在此跟大家分享三個小心得。
心得一:魔鬼藏在細節裡
雖然我沒有糖尿病,裝了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儀之後,發現血糖值都很穩定,好像有點無聊。不過呢,還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喔!
比方說我平常喝無糖豆漿,有一次我改喝微糖豆漿,血糖會上升多一點點。
另外阿,我平常習慣吃飯配著菜和肉類一起吃。有一次改成先吃菜、再吃肉,最後吃飯,在總份量差不多的情況下,我發現血糖變得更穩定。
因此我現在都鼓勵病友,先吃蔬菜和蛋白質,最後再吃飯。飯是澱粉,放在最後,血糖會比較穩定。這都是有醫學根據的,在我身上也都得到印證。
心得二:甜點的秘密
我太太喜歡吃甜點,我其實還好。
不過她都會邀請我跟她一起吃,主要是可以一起幫忙分擔熱量。因為夫妻之間就要有福同享,有難同擔,熱量當然要一起分擔。
有一天晚餐後我們在家一起吃了一盒提拉米蘇...
我的胰島素功能很好,平常吃完飯,血糖不到一小時就降回正常,那天吃了提拉米蘇,挖塞!晚餐血糖上升之後,產生一個高峰下不來,血糖降幅變得很慢,要三四小時之後到快睡前血糖才慢慢降下來。
因為高油脂的食物,會造成胃排空變慢,導致血糖代謝變慢。
因此我就知道這盒提拉米蘇裡面除了糖,脂肪應該很高,導致血糖下降得很慢。我沒糖尿病還好,糖尿病人吃了血糖一定會爆表!
因此我都鼓勵病友,可以吃甜點,但是要會算份量。如果偶爾要吃蛋糕,建議選擇像是戚風蛋糕這種,蓬蓬的蛋糕,相對熱量、糖份和油脂都比較低一些,身體負擔比較小喔。
心得三:運動到底降多少血糖?
大家都知道運動可以降血糖,但是你知道運動到底可以降多少血糖嗎?其實連我們醫生也不知道。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嘛。
疫情後這一兩年,我跟我太太在家裡有準備瑜珈墊和啞鈴,每天下班吃飽飯後,就會做一些簡單的地板或核心運動,搭配伸展或放鬆。
我發現跟在醫院吃完午餐後接著繼續坐著看門診比起來,晚餐飯後有做這些運動,血糖降得快很多。有幾次甚至降到快要低血糖,只是我都沒有什麼感覺,只覺得肚子餓!
安裝即時連續型血糖監測器在身上其實滿有趣的。很多故事有機會再跟大家慢慢分享囉。
有健保給付嗎?
目前健保已經開放第一型糖尿病友合併血糖控制不良的情況下,一年可以免費使用兩次連續血糖監測儀,或是「懷孕之第二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且接受胰島素注射者」得使用之。
其他第二型糖尿病友,目前需自費。每次安裝一個禮拜,身體安全有保障,讓自己變得更健康!
林均賢醫師在此祝大家身體健康、新年平安喜樂~
硬要找缺點
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儀是很棒的發明,醫學研究已經證實它的安全性,同時也逐漸證實安裝後給身體帶來很多的好處。
它本身沒什麼大缺點,如果真的要說還有什麼小缺點的話,一個是測量的是皮下組織液的轉換血糖值,而且每天還是要跟指尖血糖值校正
2 到 3 次。
另外有病友反應防水膠帶貼在皮膚上一個禮拜後,身體會有一點癢!
我個人的經驗是畢竟身上有一台小機器,雖然沒什麼感覺,想到或看到的時候還是會有點不太自在,覺得自己是不是生病了?有種身體好像被監控的感覺,拆機的時候還是很開心!
林醫師心裡覺得最大的缺點?
以下內心話大公開:
我認為有一個最大最大的缺點,就是除了安裝前後,衛教師給予細心指導,拆機後,醫師、營養師、衛教師都會一起開會認真討論病人情況,打出一份正式的報告...
但是看著病友一個禮拜的血糖值高高低低、歪膏揤斜( uai-ko-tshi̍h-tshua̍h),報告上一堆密密麻麻的圖表和英文數字,每次要打報告都看得我們頭很痛、心很累啊!
不過每次只要能找出病友的問題,讓病友健康持續進步,一切的辛苦都很值得。
受限於給付規定,目前只有少數第一型糖尿病友符合特定條件才能夠健保給付,希望將來可以讓更多病友受惠喔!
2022/12/10 更新補充
目前市面上有愈來愈多種連續血糖監測儀上市,有的機型已經不需要和指尖血做校正,愈來愈方便使用。
相關問題,請跟您的醫師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