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均賢 醫師 、王杏文 衛教師 共同製作 / 校閱:歐陽鍾美博士
醫學教育從基礎病生理學開始到臨床研究都需要「邏輯」清楚,用科學的方法在各種資料「數據」中,找出問題或是相互間的因果關係。
數據分析法看病
醫師問診時結合了兩者的優點,習慣用「邏輯」來分析「數據」。例如:
林醫師:「你這次血糖很高、膽固醇也很高,是不是吃太多了?」
林醫師:「沒有吃太多?是不是運動不夠?」
林醫師:「平常都有運動?是不是常忘記吃藥?」
林醫師:「你說藥都有吃?恩…?」
病人沒有吃太多、有運動、也有吃藥,血糖跟膽固醇卻愈來愈高,邏輯層層推演下來,可能性實在不大,這個病人說的是真的嗎?或是…他有其他說不出口的原因嗎?
林阿賢醫師腦海中閃過這一絲念頭,但是門診時間有限,沒空繼續追究,按下看診完成,時光荏苒三個月又過去了。
數據分析不管用
短短幾分鐘內用「邏輯」分析「數據」來看病常常不管用。
除了短暫時間裡不容易了解病友過去3個月期間發生的事件,影響血糖控制的因素還有很多的「人性」、「慣性」等等,都需要長時間的觀察與同理。
不光是醫師,其實衛教師在診間會談時,也常習慣聚焦在這次與上次的抽血「數據」來比較進步或退步。就像小朋友考完段考,仔細比較各科排名進步還是退步多少,卻忽略了病友的感受。
其實病友要成功地自我照護,需經過生活上一連串的經驗調適,病患的感受與心理社會面在疾病控制上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如何改變行為呢?
當病友感受到被關心、感受到真的有必要認真控制血糖,才會開始行動,動機被啟動了才會開始產生行為上的改變。
根據台灣糖尿病衛教學會(TADE)2018 年第四次的品管調查,糖化血色素達標率雖已改善但仍未過半,而血糖、血壓、血脂總達標率竟然僅 12.9 %,至今四年過去了,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為開藥容易服藥難,行為改變難上加難。
批評或挑出毛病容易,知道問題而能發生行為改變卻很難。
就像罵小孩不念書容易,但是時光倒流,我們當年真的有每天乖乖坐下來讀書,沒有偷溜出去玩嗎?
不講當年講現在,我們鼓勵病友下班要多運動,卻發現奇怪下班了怎麼自己老是躺在沙發上滑手機呢?
大多數病友需要長期的支持與關心才有機會發生行為改變。傳統以教育為基礎的單一衛教模式介入,對於病患自我管理與支持不足時,不論採用恐嚇或是鼓勵等等不同方式,效果常常不佳。
我認為原因在於以單一說教模式其實很難進入病人真實生活中,同時缺乏足夠的同理,不夠認識自己的病友、不了解他們的生活模式,也就很難找到解決方法。
三個月開一次藥,不夠認識病友我們其實都沒有錯。因為很多家庭爸爸媽媽相處一輩子也未必真的了解自己的兒子。但是我們也發現有一些方法似乎可以補救。就讓我們先從認識自己的病友開始吧!
第一步:認識自己的病友
要知道病人的家庭關係和職業。根據我們的經驗,影響一個人內在心理與外在行為的原因雖然很多,最關鍵的還是家庭與職業。如果門診時間有限,或不知從何著手,可試著從了解病友的家庭關係與職業開始。
第二步:用開放性的問題,聆聽病友的心聲與感受
「你這次抽血血糖很高、膽固醇也很高,最近是不是吃太多?」這句話如果換成「最近怎麼了?」或是「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嗎?」用開放性的問題詢問,感覺就會溫暖許多。
我們醫療人員習慣告訴病友該怎麼做,但是當我們轉變心態,用聆聽代替分析數據,病友常會主動告知我們數據背後真實的原因,免去我們浪費時間做出自以為是卻常常錯得離譜的推測。
完成前兩步:認識自己的病友且主動聆聽病友的心聲與感受後,了解數據背後病人的故事,才有機會發現真正的問題,才能用他們能夠了解的語言溝通、用他們能夠配合的方式給藥、提出有辦法做到的建議,更能因彼此熟悉建立牢固的醫病關係。
從「認識我們的病友開始」透過每一次的會談,逐漸取得他們的信任,了解他們的生活型態、社會心理以及疾病認知等來延伸會談的內容。
專業有方法
善用激勵式會談(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表達同理心(Express empathy)、賦權給病友(Empowerment your patients)、避免跟病友爭論(Roll with resistance)以及明白理想與現實中差異性(develop a discrepancy),讓病友願意自我監測血糖、主動服藥、開始運動、施打腸泌素或胰島素。從沉思期一步步轉化為行動,邁向更健康的生活。
以下內容根據王杏文衛教師門診三個真實故事改編,聽她娓娓道來,讓我們一起來好好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