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均賢醫師: 開業是條不歸路、病人永遠是最弱勢的 WFU

2025年6月29日 星期日

開業是條不歸路、病人永遠是最弱勢的


作者:林均賢醫師

在診所開業一年多了,最大的困難是人不夠用。

內科一開始只有三個護理師就上工了,後來四個、五個、六個還不夠用,又請了行政人員幫忙。到現在專任的營養師、衛教師、護理師加上兼任行政人員,櫃台和藥局不算,光內科白班已經超過十個人,但是病人一直增加,業務不斷擴大,人還是不夠用...。

不只人不夠用,空間也不夠用。

原來診所的空間算大的,光一樓面積就超過100坪,走道很寬、候診區也很大,有獨立的內視鏡室、聽力檢查室、耳石復位室,還有器械室、儲藏室等等很多房間。一年多來內科不斷蠶食鯨吞,把耳鼻喉科的空間能切的都切出來用、能佔領的都佔領了,但是空間還是不夠用...。

最近我終於明白到,開業是一條不歸路:以現在的情況,員工的薪水、檢驗費的支出、藥費的開銷等等都快速在增加,不看診是不行的,維持現狀也是不行的,想回去已經完全回不去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診所要愈做愈大,很多是不得已。

在大醫院,論文愈多、學術地位愈崇高、愈受人尊敬;在基層,病人愈多、診所愈大間、愈多家分店、愈受到同行尊敬。

我們這樣看別人、別人也這樣看我們,總是互相比較。但是在我心目中,好的醫師應該要關心社會、服務最弱勢的民眾,做在弟兄中最小的身上,跟學術地位或病人數不用特別有關。

最近林芳郁院長因為失智症的關係又上了媒體。我想起多年前在台下聽一場關於醫療崩壞的研討會,台上的醫師們似乎都受了很多委屈、說話義憤填膺,林芳郁院長受邀前來,最後在台上緩緩說:「你們都沒有錯,但是也要記得,病人永遠是最弱勢的。」聲音不大,卻很有份量,頓時鴉雀無聲。

每天看門診,我一直都在尋找最小的弟兄,好好照顧他們,把上帝給我的天賦與才能努力發揮到最大。

我相信在天上的家人也都會以我為榮。因為愛可以穿越時空,只要我們記得她們就一直活著。

2025年6月29日 林均賢為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