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均賢醫師: 12月 2021 WFU

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糖尿病衛教活動:吃摩斯漢堡!



林均賢醫師跟糖友分享如何測血糖


糖友會詹會長教糖友測血糖


在2021年的最後一天,參加由呂菁主任主持的新竹台大醫院糖友衛教活動,覺得非常有意義,心裡很感動,把這次經驗記錄下來跟大家分享。


呂菁醫師開場


陳珮玲衛教師用監測配對卡,教大家血糖監測重點


活動前幾天就用心準備好的菜單


活動11點在摩斯漢堡三樓舉行,首先教導糖友如何測血糖。

陳珮玲衛教師發給大家監測配對卡,教大家配對血糖監測的重點,讓大家知道飯前飯後血糖的目標,以及配對血糖(飯後-飯前)的目標。

血糖控制良好目標(mg/dl)
  • 血糖目標:80-130
  • 血糖目標:80-160
  • 配對血糖目標:30-60

會測血糖的糖友一步步教不會測血糖的糖友,場面非常溫馨,讓糖友發現測血糖其實並不難。


開始用餐囉


測完飯前血糖後開始用餐彼此聊天。


溫馨夫婦用餐


劉俐君營養師教導大家醣份的算法


午餐吃得差不多時,劉俐君營養師教導大家醣份的算法。

細心準備圖卡,把摩斯漢堡各種主食(米漢堡四份醣、普通漢堡兩份醣)、沙拉(含有地瓜和玉米因此算一份醣)、雞塊(外面裹澱粉算一份醣)的醣份透過有獎徵答的方式告訴大家。

講解非常用心,大家很認真聽,都有用心做筆記。


陳大哥分享動人的生命故事


吃飽後全體合照


吃飽後,呂菁醫師請糖友會詹會長分享成立糖友會活動的心路歷程。

請陳大哥分享生病後復建到恢復到現在能正常走路的感人故事,讓大家珍惜健康的重要。


糖友分享參加台大醫院運動課程心得


一位糖友分享參加臺大醫院運動課程的心得,非常推薦我們台大舉辦的運動課程,因為在家裡會找很多理由不運動,還是需要有人督促,透過專業的講解定期訓練,才會持續進步。


集合準備出發健行囉


吃飽休息一下,就出發前往護城河公園健行。今天天氣不錯,風光明媚、氣候宜人,大家興致都相當高昂。

我很久沒來護城河畔散步,覺得很舒適愉悅。走走聊聊半小時後回到摩斯漢堡。


飯後開始健行


健行合照


看到東門城護城河了


過護城河橋中


河畔公園,有人在家庭野餐


室外裝置藝術品


回來剛好下午一點半,兩小時要來測飯後血糖。現在大家都會測血糖了,記錄飯前飯後血糖,也會估算食物中的糖量。


測飯後兩小時血糖


呂醫師做個小結,感謝大家的參與,一起討論後續活動的安排,活動圓滿結束。

在摩斯漢堡三樓包場,氣氛相當融洽。很高興參加這個有意義的活動,期待下次台大糖友衛教的活動。

之後我也會盡量多邀請病人來參加活動,一起促進健康。

祝大家新年平安健康!

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我是誰?(主治醫師的疑問)

 作者林均賢 醫師




昨天值班,一早樓下病房就在CPR急救,場面令人不忍。下午連入八床各種感染症的病人從急診收住院,其他病人又在發燒喘,頓時收忙腳亂。

在醫院的樓梯上上下下,第n次向上爬樓梯要去護理站看病人的時候,不經意在樓梯口停了一下腳步,我轉身回頭,看到自己長長的影子延伸到後面一階階的樓梯上。

我愣了一下,突然想起很多事。

我想起很久很久以前,考上醫學系那天的情景。我想起從醫學生、見實習醫師、住院醫師、總醫師到主治醫師,十幾年來,硬著頭皮面對各種困難,不管是意氣風發,還是經常灰頭土臉,畢竟是走到這裡了 ... 走到某層樓的樓梯口,正要去看病人!

從18歲考上醫學院算起,到現在快要多上一倍的年紀。走了這麼一大圈,終於回來了新竹。只是心裡有個問題,這麼多年來都沒有解答,我自己每天門診都在回答病人的問題,卻沒有人可以回答我的問題...,只有自己可以回答。

「到底我只是我的我,還是我並不只是我的我?」
「人生中我是否還有更高的理想可以去實現?」
「我是誰?」

回到家看了看去年自己寫得日記,問的還是「我是誰?」儘管事殊世異,仍令人百感交集。因為我早已經不是去年的我了。

附上去年在台大總院時寫得一篇日記,希望自己永遠不要忘記我是誰、從哪裡來,生命中有重要的任務要去實現。

2021年12月20日 為之記

延伸閱讀:醫院的小狗

2021年12月9日 星期四

新竹人比較會得糖尿病嗎?


作者林均賢醫師


2021年11月 新竹台大糖尿病討論會後合影 (作者位於前排左一)


新竹人比較會得糖尿病嗎?


跟朋友說起新竹,大家的印象通常是兩多、一大一小:有錢人多、小朋友多、風很大、路很小!


新竹確實是個年輕的城市


新竹確實是個年輕的城市,近年來崛起於科學園區的繁榮與清華交大,孕育出高人口素質的科技城市。高鐵設立以來,鄰近的竹北市更是湧入大量年輕、高知識水平的外來人口。因此有錢人多、年輕人多、生育率高、小朋友多,是這裡的特色。


新竹更是個古老的城市


然而,新竹更是個古老的城市,漫步在狹小市區,1748年建立的都城隍廟,至今香火鼎盛,乃全台最大的城隍廟、1827年竣工的竹塹城迎曦門、1837年起坐落北門的鄭氏家廟與進士第、1925年完工的新竹州廳,百年至今仍為政府所在。

我們新竹臺大新竹醫院從日治時代奠立至今,服務更是超過一百多年了


1998年2月 新竹醫院-糖尿病友回娘家活動


新竹人比較會得糖尿病嗎?


住在這個又年輕又古老的城市裡,新竹人比較會得糖尿病嗎?糖尿病控制的又是怎麼樣呢?竹竹苗地區的民眾,健康狀況又是如何?


族群語言多元


新竹台大分院多年耕耘,我們發現這裡的服務群眾,傳統地理上除了新竹市區,更涵蓋新竹縣市與苗栗,照護腹地廣大;服務族群上涵蓋福佬、客家鄉親,竹東院區更有為數不少的泰雅族原住民慕名而來。因此不論族群、語言、背景亦相當多元。


科學園區崛起


近年來科學園區雖帶來光鮮亮麗的高科技產值與收入,然而科學園區廠護全面定期的員工檢查,診斷出不少糖尿病等慢性病,許多科學園區員工特殊的輪班制度,導致作息不固定,飲食不規則,許多園區病友們服藥順從性降低

新竹台大分院由於在地耕耘最久,針對來自不同族群、語言、背景的病友,進行長期治療追蹤,給予個別化的衛教與治療,藥物使用上更是特別用心,因此深得民眾信賴。


2001年5月 新竹醫院-呂菁醫師進行糖尿病友團體衛教


全民健康保險醫療品質-大新竹解密


根據衛福部健保署,全民健康保險醫療品質,109年度1-6月份最新公開資料顯示,糖尿病病人執行檢查率-糖化血紅素(HbA1c)或糖化白蛋白 (glycated albumin;GA)比率,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分別為 91%、88%、90%,和全國平均 90 % 相當。

空腹血脂執行檢查率,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分別為 68%、75%、76%,和全國平均 73% 相去不遠。

眼底檢查或眼底彩色攝影檢查執行率,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分別為 28%、19%、26%,和全國平均 28% 相比,新竹縣有努力改善空間。

尿液蛋白質(微量白蛋白)執行檢查率,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分別為 51%、49%、48%,和全國平均 51% 相去不遠。

加入照護方案比率,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糖尿病病人分別為 56%、43%、63%。和全國平均57%相比,新竹縣加入照護方案比率明顯偏低。

整體而言,竹竹苗地區除了新竹縣眼底檢查或眼底彩色攝影檢查,以及加入照護方案比率低於全國平均,其他照護指標與全國各地區都接近。

這個現象跟我們持續將坐落於新竹市區的新竹醫院糖尿病專業照顧的量能與經驗,持續推展到位於新竹縣竹北生醫院區與竹東院區的努力,不謀而合。

 

2002年10月 新竹醫院-糖尿病園遊會


新竹醫院的歷史和台大總院一樣悠久,1895年日治初期設立後,一百多年來深得新竹地區民眾的信賴,針對糖尿病慢性病治療,持續耕耘、不遺餘力。

2011年新竹醫院改隸台大醫院後,積極充實設備、網羅優秀的醫師與醫療人員,服務品質持續提升。

近年來更加入多位來自台大總院學術專精的年輕醫師。

在范綱志主任與營養部歐陽鍾美領導下,糖尿病共照網收案品項紮實,除了依照健保品質指標,定期驗血檢查糖化血色素、膽固醇、腎功能以及眼底檢查

衛教師除了專業衛教,也定期給予患者上下肢血壓檢查踝肱血壓指數(Ankle Brachial Pressure Index,ABI),積極篩檢周邊動脈疾病;以及透過 10 公克單股纖維(Semmes-Weinstein 10-g monofilament),積極篩檢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以及糖尿病足,給糖尿病友最全方位的篩檢與保護。


2021年11月 糖尿病園遊會 (世界糖尿病日在新竹)


營養衛教方面,由留美名校營養學博士歐陽鍾美主任率領營養師,研擬糖尿病友最佳飲食配方,給病人最好的飲食衛教。

營養室便當菜色豐富、營養均衡、平價實在、美味又大方,每日限量推出,供不應求、深獲民眾好評。同時更定期開會研讀最新營養衛教資訊,成為竹苗地區營養學研究重鎮。

2021 年 1 月 1 日起台大醫院整合新竹、竹北、竹東三間醫院成為新竹台大分院。

目前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共有 9 名專任主治醫師,以及營養師、衛教師們共同組成竹苗地區規模最大醫療團隊,醫療不論質量與數量上都是竹苗地區首屈一指的照護團隊。

臨床上診治竹苗地區輾轉而來的困難病患,給予最佳治療。研究上密切配合台大總院醫學研究,跟上國際最新糖尿病治療策略。


世界糖尿病日在新竹點燈




今年 2021 年 11 月 6 日世界糖尿病日在新竹點燈,讓世界再次看見新竹。讓我們一起為糖尿病友努力,一同守護竹竹苗地區民眾的健康。


撰稿:林均賢醫師 
照片提供:呂菁醫師  
2021 年 12 月 3 日 完稿

2021年12月5日 星期日

新竹高中 99 屆校慶運動會


 作者:林均賢 醫師


新竹高中現任教務主任呂順結 (Michael 老師),前陣子臉書上傳訊息給我,告知校慶運動會快到了,歡迎來走走。他還說:記得你們班有三個社長!


(翻出某年我們高中畢業旅行的舊照片,前排左邊三位都是社長)


四個社長


我回說沒錯。算一算我們竹中 60 屆,黃靜卿導師帶領的 3 年 15 班,洪振淵是管樂社長、林韡函是國樂社長、陳嘉偉是合唱團長,三個音樂性大社的社長都在我們班,人才濟濟、走路有風。

不過後來一想,竟然忘了本班辯才無礙、奧瑞岡專家的演辯社長朱俊彥,所以沒記錯的話,總共應該有四個社長都在我們班。

記得中午我們在睡午覺,他們這群社長們,在社辦裡運籌帷幄,打鐘了才慢慢晃回來,常常遲到,有時候就乾脆不回來!拿著公假單大搖大擺逛校園,實在令人羨慕無比。


李明昭校長


(右一 李明昭校長 )


走進校園,跟現任李明昭校長打招呼。

校長非常年輕有活力,沒有架子。跟著家長會一起進場,拿著針筒扮演醫師,打敗新冠武漢肺炎一幕讓人印象深刻。致詞也簡單扼要,底下學生一陣歡呼,可見應深得學生們的喜愛!


張瑞欽校長


(張瑞欽校長如今白髮蒼蒼)


觀禮台上和久違的張瑞欽前校長合照。

張校長當年是歷屆校長中唯一的竹中校友,治校特別用心,仿效辛志平校長,常常在校園走來走去,窗戶外面看看我們的上課情況,有幾次早自習時間還走進來幫我們解題,特別令人懷念。

當年還是黑頭髮的他,如今已白髮蒼蒼。記得上次見到張校長,是幾年前黃靜卿導師的告別式,令人感傷。


彭貴香導師


(高一國文老師 彭貴香老師)


台上看到彭貴香老師,連忙過去跟她拍照,彭貴香是我高一導師,很有氣質的國文老師,老師過了快 20 年,竟然沒什麼變。

不過她的先生,也在竹中教地球科學的林清和老師,似乎又老了些。林清和老師是個好好先生,當年剛好也教我們班,記得我們只要跟他說彭貴香老師說什麼,話才起頭,他就說好好好…屢試不爽。


林柏宜老師


(教我作文的林柏宜老師)


運動會進場完就溜出來到處走走,特地找到林柏宜老師,老師一樣爽朗!她大堂課沒有教過我,主要是教我寫作文。

記得高中常參加作文比賽,準備全國國語文競賽時,每周交一篇文章給她改。

現在回想,當時文章寫得其實不怎麼樣,不過林柏宜老師讓我文章開始比較有架構,不會天外飛來一筆,雖然沒有很會寫文章,但是我一直對文學閱讀保持興趣至今,要感謝她當年的指導。

高中表現普普,最自豪的還是畢業時拿到了文藝獎。因此直到現在都還每天寫日記,常常幻想自己是個文藝青年。


劍道館修復完畢


(高三大樓遠觀劍道館,近看非常雄偉典雅)


校園漫步走了一圈,校園大致沒變,原來的劍道館重新開張。

記得當年是跆拳道社的社辦,裡面年久失修、破破爛爛,外人不得進入。修復相當用心,建築榫接處意外發現的刻字等等都有保留下來,旁邊加上解說,讓外人了解。整修完畢後,窗明几淨,還有劍道館日本時代的歷史照片等等,展現出日治時期的建築之美。


辛志平紀念圖書館開張



(辛志平紀念圖書館)

另外辛志平紀念圖書館開張,裡面乾淨明亮。

記得以前歷史課,雖然我很喜歡歷史,不過趙淑惠老師上課內容幾乎都忘光了,只記得老師段考後會帶大家來圖書館看影片。播放卓別林的摩登時代、還有一戰後愛爾蘭獨立戰爭的電影,到今天印象都還很深刻。

不過以前的圖書館有一股臭臭的霉味,現在再也聞不到了。


當年的教室



(左為當年高二教室,右為當年高三教室,都在廁所旁邊)


當年上課的教室是一定要回去看看的。

一年級在至善樓的教室,已經拆除重建看不到原樣了。2 年 15 班位在二樓廁所旁最靠近合作社的位置。每次第三節下課一打鐘衝下去搶自助餐便當,多半可以成功而歸。

3 年 15 班搬到高三大樓,不想念書的時候,我們常常倚著欄杆看著對面的劍道館和操場吹吹風,旁邊又是廁所。高中三年似乎跟廁所特別有緣,難怪上課常常想去上廁所。


歲月無情


十多年來第一次回母校參加校慶運動會,歲月無情,就這麼悄悄的流逝。

不滿 18 歲的我離開新竹高中到台北,如今從台北再度回來新竹,已經是 30 多歲的人了。比許多當年教我們的年輕老師,例如教化學的蔡麗菁老師,當年的年紀都還大了。

站在當年 3 年 15 班的走廊上往教室裡頭望,腦海中不禁浮現 10 多年前黃靜卿導師在台上上課寫板書的樣子,如今是再也見不到了。

走到東山街上,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華興幼稚園進去的那條巷子,裡面當年有一間名為花食間的簡餐店,再進去就是黃靜卿老師滿屋子杜鵑花和藤蔓綠意盎然的家。

門口望過去,房子看起來像新裝潢過,記憶中的杜鵑花和滿園綠油油的植物,早已不知去向。

2021 年 12 月 5 日 為之記


張瑞欽校長與我們的那段竹中歲月



2021年12月4日 星期六

疫苗第三劑


作者: 林均賢 醫師




昨天中午接到通知,下午馬上在新竹台大醫院就地施打第三劑疫苗。

拿出黃卡,發現離第兩劑又隔了半年多了。前兩劑沒有挑,有就打,打的都是AZ疫苗,第三劑也不用挑,來就打,打的是莫德納疫苗。

到今天目前為止,除了打針位置局部痠痛,跟打第二劑AZ差不多,幾乎沒什麼不舒服。最不舒服的還是AZ第一劑,在家發燒全身無力躺了兩天。疫苗這種東西真是奇妙!

回想這一年多來,從台大總院回到新竹分院,親身經歷疫情二度爆發,直到疫情又漸趨穩定,很感謝台大醫院的師長、身邊厲害的同事與醫護同仁們。

個人是微不足道的,卻經歷了一個大時代。

雖然我們的國家有很多缺點、雖然我們對外處境依舊艱難、雖然健保制度累積不少問題,醫療品質可能難以為繼。

但是經歷過這番疫情,突然覺得對自己的國家要有信心、對自己也要更有自信,不管外在環境的好壞,都要全力以赴,積極面對各種變化與挑戰,不時奮起!

2021 年 12 月 4 日為之記

-


總醫師隨筆:臺大醫院普篩回顧
總醫師隨筆:最長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