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均賢醫師: 6月 2022 WFU

2022年6月29日 星期三

風來的時候

作者:林均賢 醫師




看完診走出醫院,外頭一陣暴雨,門診時渾然不覺。


血壓量不太到,準備急救


前幾天值班緊急幫 90 多歲肺炎的病人氣管插管送去加護病房,在加護病房時已經嚴重休克,全身冰冷四肢都是紫紺,三種強心劑都用到最高劑量,血壓還是量不太到。

除了呼吸器,點滴打入各種續命的藥物,也開始使用連續洗腎機洗腎。

病人全身插滿各種管子,護理師準備好急救板、電擊器在旁邊,準備隨時要 CPR 。


第四次插管轉加護病房


然而幾個小時後血壓、血氧都稍微恢復,生命徵象竟然又被我們維持住了。

看起來加護病房同仁對他都很熟,俐落的執行各種治療,因為這是他住院以來第四次從普通病房插管轉加護病房。


不會好,但也不容易馬上死


最近幾個月值班又開始顧加護病房。

回想以前住院醫師在加護病房的時候,有的病人會好,有的不會好。

但還有一種病人,在現代進步的醫療下,他們雖然不會好,但也不容易馬上死,實在很不忍心。午夜夢迴想到的時候,仍心有餘悸。


愛是永不放棄,也可以是放手


這幾年不斷推廣安寧緩和醫療,不過也有很多人甚至是醫療人員本身,也還無法接受這個觀念。

愛其實有很多種,有時候愛是積極、永不放棄,有時候愛也可以是放手。

兩者的愛,並無軒輊。


風來的時候


想想人的一生,彷彿一陣風吹過去,所有的榮華富貴、所有的喜怒哀愁,風來的時候,都將被吹散得無影無蹤。

我是誰?為了什麼而活?

風來的時候,我準備好了嗎?

2022 年 6 月 29 日 

照片攝於多年前一般內科住院醫師訓練結束時,同屆內科同事於台大醫院門口合影,大家看起來還很年輕的時候)






2022年6月25日 星期六

風,往哪裡吹?

 作者:林均賢 醫師




臉書跳出七年前畢業典禮的照片。時光悠悠,又過了可以再讀一次醫學院的歲月。

傍晚看著老照片,人跌入了時光隧道,又回到了當天畢業典禮會場...

那天在台上,照過來的燈光非常亮,看不太到台下。只看到台下黑壓壓的一群人,第一次這麼大的場面,有一點膽怯。

不過一轉眼發現王大維高高大大的身影就站在台下不遠,一副萬夫莫敵的氣勢。

突然間勇氣百倍!

王大維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代表勇氣、真誠、敢做敢當。我想做什麼事,他總是全力相挺。

14 年前,一陣風把我們吹來了北醫;7 年前,一陣風又把我們給吹散了。

如今又過了一個 7 年,窗外,今夏徐徐的風,怎麼吹?

我們有的留在台北,有的回去服務家鄉;我們有的升了教職,有的生了兩個孩子;我們有的去了美國,有的從美國整裝正要賦歸。

我們有的意氣風發,在醫界已經初露鋒芒;有的還在摸索生涯的各種可能,累積實力、徐圖奮起。

誠是誠實、誠以待人,樸是不奢華,追求事物的本質。

畢業七年了,回想起它的時候,上揚的嘴角,似乎又勾起了無數的青春回憶。

我不知道風,把我們往哪裡吹?

希望現在的我們,一如當年的我們,理想、熱情,勇往直前。

關心身邊的人、努力一個更好的社會。

2022 年 6 月 25 日為之記



2022年6月22日 星期三

《PINA》電影小心得:宅男視角

作者:林均賢 醫師


假日妻攜我出門看電影,曰:「不要再打病歷了,出來看電影吧!」




一開始從妻口中聽到 Pina 這個聲音,一直想到 Picornaviridae,一種沒有套膜、正股RNA、正20面體蛋白殼體的微小病毒。好像回到大學時代上商惠芳老師的微免課,覺得很親切。

但 Pina,其實是一部紀念現代舞先驅碧娜鮑許女士的紀念片。

裡面穿插碧娜鮑許生涯中的代表作,像穆勒咖啡館、春之祭等等,主題圍繞在愛、孤獨、悲傷等等。

每個作品透過舞者的肢體語言,充滿意境。


你應該看不懂吧!


看完電影,妻云:「你應該看不懂吧!」

阿賢不敢頂嘴,唯唯諾諾表示:「跳得很好阿!美極了!」

「而且...他們轉來轉去,每顆脖子我有仔細看,甲狀腺沒有腫~」

阿賢的聲音再次充滿自信。

(回家繼續打病歷...)


運籌帷幄


看完抽血報告,把病歷預先都打好,運籌帷幄於遠端 portal 之中,期許決勝於千里之外。

明天不要太晚回家吃晚餐,就看今天的努力了。

不過拜託不要退掛又掛號阿,不然所有努力又付之一炬了...。


台灣小醫師心得


在台灣當醫生,讓病人等太久很不好。被病人唸過幾次之後,我現在可是愈看愈快:

「疾如風,徐如林,不動如山」

向那天大螢幕上優雅的碧娜鮑許女士致敬。

(一旁妻似乎滿臉問號:???)

2022 年 6 月 20 日為之記

2022年6月17日 星期五

日式料理健康吃(李玉珊營養師)

講者:李玉珊 營養師 / 整理 林均賢 醫師

校閱:歐陽鍾美 營養室主任 / 范綱志 主任


日式料理小短片(李玉珊營養師製作)



日式料理是台灣人很常接觸的飲食之一,但是你會不會擔心血糖或熱量不小心爆表呢?

今天這堂線上團體課程,很高興由新竹台大李玉珊營養師教大家如何吃得健康無負擔。

我上課做筆記,跟大家分享這堂課的重點給大家。

首先來看一段李玉珊營養師親自為大家製作的小短片吧。


醣類計算



握壽司一貫為 0.5 份主食、兩貫為 1 份主食。

稻禾壽司一貫為 0.5 份主食、兩貫為 1 份主食。

花壽司一貫為 1 份主食。




鮭魚握壽司



首先是鮭魚握壽司,1 碟壽司有 2 貫,醋飯 22 克 * 2 貫 = 44 克,生魚片 * 2 貫 = 35克,營養分析起來共約 1 份全榖雜糧類 + 1 份豆魚肉蛋類。


旗魚生魚片



如果是單點旗魚生魚片的話,1 碟壽司有 2 貫,生魚片 2 貫= 23克,約 0.5 份豆魚蛋肉類。


副食小點



奶油、美乃滋多的產品不挑選,像是軍艦壽司的小龍蝦沙拉或是鮪魚沙拉,都會無形吃下太多的醣類 。

過度加工製品要少吃,像是蟹味棒握壽司、黃金鯡魚。

副食小點中,鮭魚豆腐味噌湯和茶碗蒸都屬於豆魚蛋肉類。

鮭魚肚、比目魚油脂含量高,雖富含 DHA,但仍需酌量食用。建議可以食用一盤,其他選擇脂肪含量低的魚肉,例如:旗魚、北寄貝、鮮蝦、干貝等。

有刷醬的握壽司熱量較高要小心。

青菜類,只要避開沙拉醬,都可以放心吃。


日式炒烏龍麵



一份日式烏龍麵,653 大卡,6.6 份的主食。


牛肉丼



一份牛肉丼,總共 1048 大卡,碳水化合物相當於 7.7 份的主食。不論熱量或醣份都非常高。


親子丼



一份親子,總共 1100 大卡,碳水化合物相當於 7.3 份的主食。不論熱量或醣份都非常高。


醬油拉麵



一碗醬油拉麵,總共 545 大卡,碳水化合物相當於 5 份的主食。


味噌拉麵



一碗味噌拉麵,總共 694 大卡,碳水化合物相當於 6.3 份的主食。跟丼飯相比低不少。


可麗餅



一份可麗餅,總共 179 大卡,碳水化合物相當於 1.2 份的主食。


章魚燒




一份章魚燒,總共 521 大卡,碳水化合物相當於 1.3 份的主食。


蔬菜天婦羅




一份蔬菜天婦羅,總共 353 大卡,碳水化合物相當於 2.5 份的主食。


用餐組合參考 1




用餐組合參考 2





用餐順序小撇步


先從低醣、高纖的食物開始吃起。先吃青菜,再喝味噌湯、吃茶碗蒸,最後吃壽司。碳水化合物的壽司最後吃,血糖會比較穩定。

青菜 → 味噌湯 → 茶碗蒸 → 壽司


問:吃日式料理容易過量,是否吃生魚片就好,少吃壽司米?


玉珊營養師答:謝謝林醫師很好的問題。

海鮮類都是蛋白質,生魚片也不建議多吃,尤其是有些病友有糖尿病腎病變的問題,要特別留意蛋白質份量不可過多。

若擔心因吃壽司澱粉易過量血糖會高,則要學著計算醣量,如平時吃半碗飯,握壽司吃 4 貫;平時吃八分滿的飯,握壽司或稻禾壽司則可吃 6 貫。

不鼓勵糖友只吃生魚片不吃飯,原因是在有服用降血糖藥或注射胰島素的情況下,進食要與平日飲食之醣量接近,否則吃太少澱粉(醣量)也容易低血糖。

總之還是希望糖友能均衡飲食,各種營養素都要攝取喔。


問:日本料理中那些有隱藏的糖在其中


玉珊營養師答:譬如玉子燒含有糖,另外還有日式醬料多偏甜,也容易吃到較多的糖。壽司裡的醋飯,本身是用味醂調味,味醂也含了精製糖。糖友都需要多注意。


問:大阪燒可不可以吃?


玉珊營養師答:大阪燒是麵糊上面有照燒醬跟美乃滋等,夜市賣的一小盒分量來說熱量很高,不建議一人食用或一餐吃完,建議找別人分享或分成兩餐吃。


問:薑片可不可以多吃?


玉珊營養師答:薑片調味可能用糖醃漬,所以食用也要注意份量。


問:麵的份量怎麼估算?


玉珊營養師答:熱炒店的小碗裝八分滿約等於半碗飯。另外麵比較油,要注意油脂不要攝取過量。


林醫師心得


本次上課一樣,跟營養師學到很多。門診跟糖友衛教的時候,也會遵照營養師的建議,跟糖友分享相關知識。大家一起努力吧!期待下一堂課喔。


2022年6月7日 星期二

醫病攻防戰:突破心防,邁向更美好的人生(下)

林均賢 醫師 、王杏文 衛教師 共同製作 / 校閱:歐陽鍾美博士




故事一:排除病友心中疑問,開始願意配合遵從服藥


70歲的余伯伯是一位退休老師,身高164公分、體重57公斤(BMI=21),生活規律、長年以來一直有打網球的習慣。

三年前(2019年)新診斷糖尿病,雖然醫師有開藥,我私下詢問卻發現他希望先用飲食及運動改善,完全沒吃藥,家裡的血糖藥堆積如山。

1年後糖化血色素上升到8.0 %,被醫師說服勉強開始服藥,血糖稍稍下降到7.5 %左右,卻一直無法再進步。

我發現這個情形,在醫師門診前主動約余伯伯回衛教診,因為平時關係建立的不錯,我們從每天最熱衷的網球開始輕鬆聊,發現余伯伯每天下午打完球會吃水果跟甜點,他認為運動後吃甜點沒關係,也跟我表明他擔心持續吃藥會傷腎也容易上癮!所以才偶爾吃藥。

在會談中我首先稱讚余伯伯很認真運動,良好的生活習慣是糖尿病控制良好的關鍵。余伯伯聽了很高興!

接著我說明良好的生活習慣除了運動也包含健康飲食,運動搭配健康飲食效果會更好!余伯伯也點頭表示同意。

最後我表示如果生活習慣調整好,目前血糖仍然稍高,再搭配一點藥物,一定會進步更多。

我說明目前醫師開立的藥物是國際認證糖尿病的首選藥物,效果好、安全性也得到廣泛認可。每天固定服用不會上癮,而且吃藥不會傷害腎臟,反而因為血糖穩定,有保護腎臟以及保護身體各個器官的很多好處…。

會談最後,余伯伯自己說出:「我本來很擔心血糖一直沒達標,又不太敢吃藥,不知道怎麼辦?經過妳的解釋,我安心很多,現在我回去每天吃藥,應該就會進步了!」

余伯伯調整飲食,也每天確實服藥後,這2年來糖化血色素很穩定維持在6.5 %左右,回診時都很開心地跟我分享他最近的生活,就像好朋友一樣。看他身體健康、心情愉快,我也很高興。


林醫師回饋


余伯伯原先血糖稍高一些,但是也沒有太離譜,醫師門診有限的注意力不容易放在他們身上。衛教師平時就很關心病友,和他們關係融洽。會談中善於肯定病友、不批判,慢慢釐清病友的問題給予解答,解開余伯伯內心的困惑,是他願意確實服藥、血糖成功達標的關鍵。


故事二:鼓勵病友自我監測血糖,成效卓著



50歲的許先生身高174公分、體重75公斤,是科技公司的小主管,五年前(2017年)體檢發現空腹血糖130-140 mg/dl,糖化血色素7.5%,診斷糖尿病。

許先生非常配合醫囑,Metformin 500 mg早晚一顆都有按時用藥,飲食節制,每星期也有2-3次的運動習慣,每次至少30分鐘。

許先生因工作關係不方便紀錄飯後血糖,平時僅偶爾紀錄空腹血糖,近期到衛教室時,常跟我反應:「我最近家裡量的空腹血糖一直150-170 mg/dl,血糖機我換過新的,但是測起來還是很高,怎麼辦才好?」

門診中我了解許先生很在乎空腹血糖逐年增高的問題,我首先肯定許先生測血糖的努力,建議他每天除了空腹血糖,加測飯後以及配合運動及休假日增加不同時段的配對血糖,經由多次監測找出影響血糖的原因。

一開始許先生面有難色表示雖然自己不怕痛,試紙費用也負擔的起,但是感到有點麻煩。因此第一年遲遲沒有太大進展。

我不死心,用各種方式不斷鼓勵許先生,同時反覆思考影響他血糖上升之原因。回顧病史發現許先生體重從75公斤逐年上升到82公斤。會談中也發現要輪班有吃宵夜的習慣,建議他記錄體重以及調整宵夜內容。

今年(2022年)3月再見到許先生時,他拿出紀錄本主動向我說「我發現如果前一天有運動,並有控制宵夜或水果,隔天空腹血糖會降到130左右。另外我終於開始測量飯後血糖才發現,一開始都200多、快300,自己嚇了一跳,趕快自己調整飲食,讓血糖起伏不要那麼大。現在飯後血糖都在200以內了,體重也降回78公斤。

「謝謝衛教師,妳鍥而不捨地鼓勵我,雖然說自己的健康要靠自己顧,但是有妳們的支持和陪伴真的非常重要。慢慢找回健康的感覺真好!」

固定測量血糖和體重後,許先生糖化血色素至今都穩定控制在6.5%以下,每次回診飯前飯後血糖本子上的數值也幾乎都達標了。


林醫師回饋


病友願意規則紀錄血糖是治療成功與否重要的一步。

許先生雖然有測血糖,但是偶爾測空腹血糖,也沒有搭配飲食和運動的紀錄因而效果不彰。有些病友只測飯前血糖不高,反而容易自我感覺良好。

衛教師善用鼓勵的方式,讓病人願意測配對血糖以及飲食紀錄,自己發現問題後、自己調整生活習慣,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我自己試過每日監測飯前飯後的配對血糖,其實不只會痛跟費用的問題,也真的很麻煩容易忘記,因此只監測一個禮拜自己就放棄了。

讓病友長期監測血糖其實不容易。如果病友認真記錄血糖,但是醫師也沒看本子,下次就不想再測也是人之常情。

因此我們的醫師跟衛教師有默契,每次回診兩邊都一定先看血糖紀錄本,也都會給予認真的回饋與鼓勵。

讓病友知道我們很重視在家要測血糖,而且在家監測血糖每次回診也都會得到回饋,就會比較願意長期監測配對血糖。

另外血糖、血壓、體重都是我們平時請病友紀錄的重點,沒紀錄就不會改變,紀錄是改變的開始。


故事三:適時介入,開始施打腸泌素/胰島素



60歲的美美老師身高162公分,體重77公斤,是一位體態圓潤的烹飪老師。工作忙碌之餘,在假日會慢跑或快走2次,每次50分鐘。六年前(2016年)體檢時糖化血色素6.6%,診斷出糖尿病,每天開始服用1 天1次的糖尿病藥物。

美美老師工作包含試做或試吃餅乾、點心等,平常也注重美食享受,糖化血色素三年間從6.6%逐漸上升到7.8%,用藥也開始增加。三年前(2019年)門診會談時跟我表示,這陣子因為工作忙碌容易忘記吃藥也沒空運動,對血糖上升感到苦惱,希望有方法可以改善。

在會談中我了解美美老師因為工作關係及喜歡美食,常常控制不住食慾,因此先簡單介紹腸泌素,說明這種天然的腸泌素能夠抑制食慾,若能配合飲食與運動,可達到控糖及減重的雙重效果。

跟美美老師談完後,我把美美老師帶到醫師診間,跟醫師說明已跟病友介紹腸泌素。醫師和我合作多年有默契,因此醫師又做更進一步的說明:「和胰島素比起來,胰島素打久了會變胖,腸泌素打了會變瘦;胰島素要每天打,腸泌素一周打一次即可,除了減重,更有保護心臟與腎臟的好處,腸泌素是目前最新型的治療。」也一併說明常見的腸胃副作用。

美美老師似乎有點心動了。但是跟其他病友一樣,聽到要打針美美老師還是有點猶豫。我接著說:「別擔心,打針其實比測血糖還不痛,妳如果想了解,下次回診我會示範整個操作過程讓妳更清楚。」

三個月後,醫師看診完,美美老師帶著腸泌素來我診間。問我一些問題,我再次給予說明。顯然經過上次衛教後,美美老師回家後有做功課。我在注射模型上示範一次後,讓美美老師正式操作。

我扶著美美老師的雙手穩穩地在腹部注射第一次針劑,注射後美美老師跟我說:「打針跟測血糖比起來真的不太痛,其實很簡單耶,我回去打針應該沒有問題!」

施打一周一次的腸泌素後美美老師食慾明顯下降,體重半年內下降3公斤到74公斤,糖化血色素也從7.8%降到7.2%左右,體重與血糖都有明顯改善。


林醫師回饋


醫師門診開立胰島素最常遇到的困難是病人不願意打針。分析起來我們成功說服病友打針有五個關鍵步驟如下

1.提早衛教準備:罹病初期應衛教病友瞭解胰島素殘餘功能及罹病病程,建立概念及早心理準備。

2.醫師衛教師合作:口徑一致引導,左右包抄,破除打針會上癮或是會洗腎等等各種迷信,讓病友改變想法。

3.半推半就開始:若病友還是很猶豫,可以說我們先打一個月看看!

4.衛教師親自示範:尤其初次施打胰島素,經由示範教學讓病友知道打針其實沒有很痛,記得約定電訪關懷,確認施打正確性。除獲得安全感並建立更好的醫療信賴連結。

5.借鏡同儕或現身說法:將好的經驗化為衛教題材或鼓勵加入糖友會團體,彼此分享經驗、增強信心。

這幾年腸泌素的發明,讓醫療團隊多一個新選擇。醫療指引建議在通常情況下腸泌素的使用應該優先於胰島素。一周一次的使用也較傳統胰島素更加便利,若病友拒絕胰島素,也可考慮健保或自費使用腸泌素。施打的關鍵步驟跟胰島素類似。


小結論


以上透過三個真實改編的故事,分享醫師和衛教師全力合作達到三個目的:
1. 讓病友願意服藥
2. 讓病友願意監測血糖
3. 讓病友願意施打腸泌素/胰島素

據我了解,我們的衛教師衛教成功率很高,讓病友願意服藥、願意監測血糖、願意施打胰島素等等的關鍵是了解自己的病人。新竹台大分院竹東院區因編制關係,病友都會固定一位衛教師,因此衛教師和病友的關係特別緊密。

衛教師每次也都用聊天的方式,提出開放式的問題,讓他們輕鬆的說出平常的生活狀況。同時非常熱心認真,會主動積極追蹤病友動態,有狀況都會在醫師門診前跟我先行討論,需要時也會跟我一起門診,合作力量大、成果卓著。

成功不是偶然,衛教師們敬業的精神值得我們醫師、營養師等團隊成員一起學習,在此跟大家分享,共勉之。

參考資料:
2022 糖尿病核心教材
2022 美國糖尿病學會指引
2022 台灣第2型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



醫病攻防戰:突破心防,邁向更美好的人生(上)

林均賢 醫師 、王杏文 衛教師 共同製作 / 校閱:歐陽鍾美博士

醫學教育從基礎病生理學開始到臨床研究都需要「邏輯」清楚,用科學的方法在各種資料「數據」中,找出問題或是相互間的因果關係。


數據分析法看病



醫師問診時結合了兩者的優點,習慣用「邏輯」來分析「數據」。例如:

林醫師:「你這次血糖很高、膽固醇也很高,是不是吃太多了?」

林醫師:「沒有吃太多?是不是運動不夠?」

林醫師:「平常都有運動?是不是常忘記吃藥?」

林醫師:「你說藥都有吃?恩…?」

病人沒有吃太多、有運動、也有吃藥,血糖跟膽固醇卻愈來愈高,邏輯層層推演下來,可能性實在不大,這個病人說的是真的嗎?或是…他有其他說不出口的原因嗎?

林阿賢醫師腦海中閃過這一絲念頭,但是門診時間有限,沒空繼續追究,按下看診完成,時光荏苒三個月又過去了。


數據分析不管用


短短幾分鐘內用「邏輯」分析「數據」來看病常常不管用。

除了短暫時間裡不容易了解病友過去3個月期間發生的事件,影響血糖控制的因素還有很多的「人性」、「慣性」等等,都需要長時間的觀察與同理。

不光是醫師,其實衛教師在診間會談時,也常習慣聚焦在這次與上次的抽血「數據」來比較進步或退步。就像小朋友考完段考,仔細比較各科排名進步還是退步多少,卻忽略了病友的感受。

其實病友要成功地自我照護,需經過生活上一連串的經驗調適,病患的感受與心理社會面在疾病控制上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如何改變行為呢?



當病友感受到被關心、感受到真的有必要認真控制血糖,才會開始行動,動機被啟動了才會開始產生行為上的改變

根據台灣糖尿病衛教學會(TADE)2018 年第四次的品管調查,糖化血色素達標率雖已改善但仍未過半,而血糖、血壓、血脂總達標率竟然僅 12.9 %,至今四年過去了,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為開藥容易服藥難,行為改變難上加難。

批評或挑出毛病容易,知道問題而能發生行為改變卻很難。

就像罵小孩不念書容易,但是時光倒流,我們當年真的有每天乖乖坐下來讀書,沒有偷溜出去玩嗎?

不講當年講現在,我們鼓勵病友下班要多運動,卻發現奇怪下班了怎麼自己老是躺在沙發上滑手機呢?

大多數病友需要長期的支持與關心才有機會發生行為改變。傳統以教育為基礎的單一衛教模式介入,對於病患自我管理與支持不足時,不論採用恐嚇或是鼓勵等等不同方式,效果常常不佳。

我認為原因在於以單一說教模式其實很難進入病人真實生活中,同時缺乏足夠的同理,不夠認識自己的病友、不了解他們的生活模式,也就很難找到解決方法。

三個月開一次藥,不夠認識病友我們其實都沒有錯。因為很多家庭爸爸媽媽相處一輩子也未必真的了解自己的兒子。但是我們也發現有一些方法似乎可以補救。就讓我們先從認識自己的病友開始吧!


第一步:認識自己的病友


要知道病人的家庭關係和職業。根據我們的經驗,影響一個人內在心理與外在行為的原因雖然很多,最關鍵的還是家庭與職業。如果門診時間有限,或不知從何著手,可試著從了解病友的家庭關係與職業開始。


第二步:用開放性的問題,聆聽病友的心聲與感受


「你這次抽血血糖很高、膽固醇也很高,最近是不是吃太多?」這句話如果換成「最近怎麼了?」或是「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嗎?」用開放性的問題詢問,感覺就會溫暖許多。

我們醫療人員習慣告訴病友該怎麼做,但是當我們轉變心態,用聆聽代替分析數據,病友常會主動告知我們數據背後真實的原因,免去我們浪費時間做出自以為是卻常常錯得離譜的推測。

完成前兩步:認識自己的病友且主動聆聽病友的心聲與感受後,了解數據背後病人的故事,才有機會發現真正的問題,才能用他們能夠了解的語言溝通、用他們能夠配合的方式給藥、提出有辦法做到的建議,更能因彼此熟悉建立牢固的醫病關係。

「認識我們的病友開始」透過每一次的會談,逐漸取得他們的信任,了解他們的生活型態、社會心理以及疾病認知等來延伸會談的內容。


專業有方法


善用激勵式會談(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表達同理心(Express empathy)、賦權給病友(Empowerment your patients)、避免跟病友爭論(Roll with resistance)以及明白理想與現實中差異性(develop a discrepancy),讓病友願意自我監測血糖、主動服藥、開始運動、施打腸泌素或胰島素。從沉思期一步步轉化為行動,邁向更健康的生活。

以下內容根據王杏文衛教師門診三個真實故事改編,聽她娓娓道來,讓我們一起來好好學習吧。




2022年6月4日 星期六

原發性高醛固酮症:診斷與治療

作者: 林均賢 醫師 




疾病簡介


人有兩顆腎臟,兩顆腎臟的上面都有腎上腺。腎上腺分泌很多賀爾蒙,其中之一是醛固酮,分泌過量會造成高血壓和各種毛病。

如果腎上腺有長腫瘤或是不正常的增生,導致醛固酮分泌過多引起高血壓等問題,稱為原發性高醛固酮症。

最新研究發現,所有高血壓的人裡面超過 10 % 是原發性高醛固酮症。

針對腎上腺分泌過多醛固酮造成的高血壓,透過手術或專門的醛固酮拮抗劑來治療,效果會非常好,甚至有機會痊癒


名詞統一


原發性高醛固酮症疾病的英文是 Primary aldosteronism,中文翻譯本文按照 2022 年台灣內分泌學會暨糖尿病學會出版的名詞專刊,統一稱為原發性高醛固酮症

市面上的中文名稱還包含下列各種,其實都是指同一個疾病,大家請不要混淆:

1. 原發性醛固酮血症
2. 原發性皮質醛酮症
3. 原發性皮質醛酮增多症


何時該懷疑原發性高醛固酮症?


年輕就發生高血壓、頑固型高血壓(用三種以上降血壓藥物仍控制不良)。

高血壓合併低血鉀、自發性心房顫動、睡眠呼吸中止或有原發性高醛固酮症家族史等。


如何篩檢?


抽血檢查醛固酮(aldosterone/renin ratio)和相關賀爾蒙。

小提醒:在抽血篩檢前 4-6 周,建議更換高血壓藥物讓篩檢更準確。

如果篩檢結果有懷疑此疾病,醫師會安排相關檢查來進一步確診。


如何診斷?


門診或住院:吃藥抑制醛固酮,在開始、一小時與兩小時抽血驗醛固酮。

住院:打四小時的點滴抑制醛固酮分泌,在開始與結束時抽血驗醛固酮。

若上述或其他特殊檢查醛固酮無法被抑制,則確診為原發性醛固酮血症。


如何定位?


確診後會安排腎上腺電腦斷層檢查,確定腎上腺腫瘤位置在左/右或雙側。

同時考慮住院安排腎上腺靜脈採血,判斷腎上腺那一側分泌較多的醛固酮。

小提醒:腎上腺靜脈採血較侵入性,從鼠蹊部放導管伸到兩側腎上腺。

小知識:有腫瘤的位置,不一定會分泌較多的醛固酮喔~


手術優先


若腎上腺腫瘤的位置,和腎上腺靜脈採血的結果一致。 例如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到左側有一顆的腎上腺腫瘤,同時腎上腺靜脈採血也發現左側腎上腺分泌較多的醛固酮。 這時會請外科醫師評估能否執行腹腔鏡腎上腺切除手術。


藥物治療


若病人因年紀或風險高等原因無法手術、或是腎上腺靜脈採血檢查結果兩側的腎上腺都有分泌賀爾蒙,腎上腺腫瘤那側並沒有分泌較多醛固酮。

或是其他情形醫師評估手術治療效果較有限時,應考慮口服醛固酮拮抗劑治療。


口服醛固酮拮抗劑介紹


目前口服醛固酮拮抗劑首選用藥 spironolactone(Aldactone)。

起始劑量從每天 1 顆 25 毫克開始,最多可以使用到每天 400 毫克。通常每天 1 到 2 顆的劑量,降血壓的效果即相當顯著。

常見的副作用包含噁心、嘔吐、高血鉀、男性女乳症、月經不規則等等。

副作用和劑量有關,在低劑量情況下副作用較少出現,停藥後副作用通常會消失。

此藥物由肝臟代謝,也會影響腎功能,因此服藥後醫師會定期監測腎功能與身體鉀離子濃度。另外需注意孕婦不得使用。

若服藥無法耐受相關副作用,可選擇另一種藥物 eplerenone (Inspra)。

此藥物的降血壓效果較弱,但對於醛固酮受器拮抗劑更具專一性。適合用在無法耐受 spironolactone 治療的患者。


台灣之光


過去我們對原發性高醛固酮症不甚了解,隨著醫學檢查的進步,目前對它的了解愈來愈多。發現甚至高達 10% 以上的高血壓患者是醛固酮在作怪。

針對醛固酮的分泌,無論是透過手術或是醛固酮拮抗劑對症下藥,效果都比傳統高血壓藥物好很多。

台大醫院過去在吳寬墩教授領導下,於2006 年成立台灣原發性醛固酮症研究群(Taiwan Primary Aldosteronism Study Group,TAIPAI Study Group

成立至今發表一系列相關研究,在國際上居於領導地位,研究成果相當豐碩。更發表台灣原發性高醛固酮症的治療共識。

目的是希望讓更多因為原發性高醛固酮症的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


住院醫師的回憶


在台大住院醫師訓練的時候,聽吳寬墩教授望之儼然、充滿威儀的演講,以及跟著吳允升老師查房,聽老師信手拈來、滔滔不絕的講解,對這個疾病印象特別深刻。

總醫師時,因為台大內分泌科病房就在腎臟科病房隔壁,跟腎臟科一樣,內分泌科病房也有收治很多原發性醛固酮症病患,住院做進一步檢查。

主治醫師回來新竹之後,門診也不少患者,因為醛固酮篩檢異常,轉診來進一步檢查。

一路走來,跟原發性高醛固酮症似乎很有緣份。

原發性高醛固酮症看似單純,其實是很複雜的疾病,牽涉到的基因跟共同影響的賀爾蒙很多。學得愈多,愈覺得這個病很深奧,實際上並沒那麼單純。

但是親眼看到一些患者手術成功後,高血壓大幅改善,本來吃四五種藥物變成幾乎不用吃藥的狀況,結果令人驚艷。

值得我們好好努力!一起找出病因,讓更多的病友終身受惠。


參考資料


Funder JW, Carey RM, Mantero F, et al. The Management of Primary Aldosteronism: Case Detec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6; 101:1889.

Reincke M, Bancos I, Mulatero P, Scholl UI, Stowasser M, Williams T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imary aldosteronism.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1;9(12):876-892. 

2021 腎上腺疾病新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出版

2022 臨床內分泌與新陳代謝名詞專刊(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出版

全文感謝:林家宏醫師、嚴愛文醫師、范綱志醫師、詹傑凱醫師提供專業建議

(全文獲每日健康網站刊登轉載




2022年6月3日 星期五

放射碘治療:甲狀腺癌(低劑量治療實況)


作者林均賢 醫師  / 核子醫學科 蔡雅琴 醫師(2023 年 09 月 04 日 更新)



相信大家應該很好奇,放射碘如何治療

前陣子主治醫師的門診空檔,特地來到新竹醫院地下一樓核子醫學科,跟核子醫學科蔡雅琴醫師請教放射碘治療實際過程

現場觀看一名甲狀腺癌病友服藥與隔週掃描照相的過程。

跟大家分享一下,也希望可以充分衛教,減緩病友治療前的不安。


新竹台大核子醫學科



地下一樓來到核子醫學科門口。右轉就會進到核子醫學科裡面。



核子醫學科門口,再右轉進去就是核子醫學注射室。



核子醫學注射室內部。裡面還有一個小門,放著各式各樣的核種。

防輻射玻璃板前面的桌子上放著一個小罐子。藥師剛剛就在玻璃板左邊解釋如何使用,病人坐在右邊。解釋完病友就把罐子打開藥配水喝下去。



近看防輻射玻璃板前面放著一個小罐子。我們把它打開來。



罐子打開,裡面就是含有放射碘的膠囊,台大醫院門診治療甲狀腺癌的輻射活性通常是 30 mCi。

在蔡雅琴醫師的介紹下,10分鐘前我們就在隔壁用鉛板隔離的小房間現場看這位病友配著水吞下膠囊後回家,過程其實非常簡單。

10分鐘前病人才把罐子裡的膠囊吞下去,看到這裡,大家會不會擔心罐子裡還有輻射殘留呢

別擔心,我們現場有用輻射檢測儀偵測,病人吞完藥離開後,輻射監測儀立刻偵測到輻射衰退的很快,不到幾分鐘就降到背景正常值了。



這是放射碘的空膠囊(還沒放入放射核種),外表就跟一般的膠囊沒什麼兩樣。



配水喝完放射碘膠囊後,甲狀腺癌患者在一個禮拜左右會安排核子掃描照相,掃描照相前一晚會服用兩顆軟便藥,幫助腸胃道清空,以利掃描照相清晰。



核子掃描照相後台操作情況。可立即看到顯影的情況。

透過現場實況介紹,覺得很有收穫。跟病友解釋的時候,也要更有同理心。畢竟聽到輻射,一般人還是多少會有點擔心。

再次感謝蔡雅琴醫師用心介紹。


甲狀腺癌症病友:服放射碘膠囊注意事項


【服藥前


3 個月前孕婦需停止哺乳。

1-2 個月前避免施打含碘顯影劑。

4-6 周前開始停用甲狀腺素(若有皮下注射基因重組人類甲狀腺促進激素則不用停甲狀腺素)。

2 周前開始執行嚴格的低碘飲食

放射碘治療前育齡女性需確認懷孕試驗檢查結果為陰性。


【服藥當天


服藥 2 小時前開始空腹(可以喝水)。

到醫院後請記得先抽完血才去核子醫學科報到服藥 ***

打開膠囊配水吞藥,服藥後自行返家,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

註:服藥就跟吞其他膠囊一樣,身體通常不會有特別感覺。


【服藥後


服藥 2 小時後可以開始吃東西。

服藥 7 日內盡可能與他人保持一公尺距離,兒童及孕婦兩公尺,如廁後馬桶需沖水 2 次。

藥一周左右,會安排掃描照相(掃描照相前一晚吃兩顆軟便藥)。

傳統上,掃描照相後,結束低碘飲食,並開始服用甲狀腺素(可視情況提前)。

掃描後按照預約時間回診看報告,續拿甲狀腺素等藥物。

吞藥 3 周後,可恢復一般日常活動,包含和孕婦及小孩同睡。

3 個月內:接受高劑量放射碘後出國須申請治療證明,避免海關輻射偵測器攔截無法通關。

3 個月內孕婦需避免哺乳,男性宜避孕 3-6 個月。

女性放射碘治療一年內不宜懷孕。


放射碘的副作用


放射碘後通常身體不會有太大感覺。

可能的副作用包含:口乾、味覺改變、噁心、嘔吐等,這些症狀通常很輕微。

可多喝水、服用清涼的飲料或咀嚼口香糖,減緩喉嚨的不適。

其他少見的副作用包含肝腎功能異常、肺部纖維化、骨髓抑制、白血病等。

注意放射碘的輻射會影響胎兒發育,也會從乳汁排出。因此治療前後需避孕以及避免哺乳。

注意:若是甲狀腺亢進眼病變的病友,需注意放射碘治療後有可能導致眼病變惡化。


不同活性的放射碘(以臺大醫院為例)


000.1 mCi:甲狀腺亢進掃描(RAIU)

002.0 mCi:甲狀腺癌單純掃描照相(Cancer workup)註1
 
007.0 mCi:張天鈞教授常使用在治療甲狀腺亢進病友

030.0 mCi低劑量 - 治療甲狀腺癌症(low radioactivity)註2

100.0 mCi:高劑量 - 治療甲狀腺癌症(high radioactivity註3

150.0 mCi:高劑量 - 治療甲狀腺癌症肺轉移考慮使用

200.0 mCi:高劑量 - 治療甲狀腺癌症骨轉移考慮使用


備註:

1. 002 mCi 單純掃描照相檢查,純診斷無治療功能

2. 030 mCi 以上有治療功能,同時安排一周以後的掃描照相檢查

3. 100 mCi 以上的放射碘,在臺大體系會安排前往台大癌醫住院治療

放射碘治療累積劑量,通常不建議超過 600 mCi。 

以上大致說明治療情形,詳細狀況會因人而異,請跟您的醫師充分討論。

治療順利。


特別感謝


新竹台大內分泌科范綱志主任與全體同仁提供衛教文章建議


參考資料


Haugen BR, Alexander EK, Bible KC, et al. 2015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Adult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The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Guidelines Task Force on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Thyroid. 2016;26(1):1-133.

Tuttle RM, Ahuja S, Avram AM, et al. Controversies, Consensus, and Collaboration in the Use of 131I Therapy in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A Joint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Nuclear Medicine, the Society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and the European Thyroid Association. Thyroid. 2019;29(4):461-470. 

2018 台灣甲狀腺結節及分化型癌臨床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