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均賢醫師: 7月 2022 WFU

2022年7月30日 星期六

西址夜未眠


前天回台大總院支援下午的超音波,看看時間還沒到,回13樓自己土生土長的病房走一走敘敘舊。

推門進去,看到學弟妹們都健康平安、活潑開朗,非常高興。用膳室冰箱上的明信片在、忘年會相片裡大家的盈盈笑臉也在,大家其實一直都在。

不過一批人訓練結束,又要離開總院了,心情很複雜,充滿依依不捨。

去年我們亦是如此。

記得去年某個西址總值的夜晚,想到住院醫師五年訓練即將結束,腦海中各種回憶交錯,輾轉反側、無法成眠。

一時文思泉湧,奮筆疾書,寫了一篇「西址夜未眠-總醫師的最後一日」,投稿到台大醫院員工電子報。

寫畢隨即沉沉睡去,似乎做了一個好夢。那晚沒有任何緊急電話,神奇似的一夜好眠。

台大五年內科醫師訓練,彷彿做了一場長長的夢…

也許是三更半夜,在西址紅樓這棟百年歷史的老建築裡寫出來的文章,感應到建築的靈氣。半夢半醒時分,寫起文章如有神助。

夢境中,我好像學成回鄉,揹著醫事包在鄉下吆喝義診,然而街道冷冷清清,沒什麼人理我,只看到路邊一個禿頭阿伯蹲在地上正在寫字,竟然是曹雪芹先生。

我湊過去看阿伯在寫什麼東東,正是: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2022 年 7 月 29 日為之記




2022年7月28日 星期四

糖化血色素:準不準?(2024/03更新)


整理:林均賢 醫師

校閱:新竹台大醫學中心 范綱志主任




糖化血色素,代表人體三個月左右的血糖平均值,是國際公認血糖控制良好與否的指標。各位糖友們想必對他又愛又恨。

但是大家知道嗎?糖化血色素的數值,可能會受到一些因素影響而不準。


糖化血色素的原理


首先幫大家介紹血色素。

血色素存在紅血球裡,平均壽命約四個月,負責把氧氣從呼吸道帶到身體組織,並將二氧化碳從身體組織帶回呼吸道。

葡萄糖會附著在血色素上。血糖愈高,附著在血色素上的葡萄糖也就愈多。

利用這個原理,當抽血發現糖化血色素偏高的時候,也就代表身體三到四個月內的血糖平均值偏高了。


糖化血色素與平均血糖的換算公式





簡單的公式給大家參考。糖化血色素 - 2)*  30  血糖值。

例如糖化血色素是 7 % 的時候,平均血糖值約為 7-2)*  30   = 150 mg/dL。

例如:糖化血色素是 8 % 的時候,平均血糖值約為 (8-2)*  30   = 180 mg/dL。

例如:糖化血色素是 9 % 的時候,平均血糖值約為 (9-2)*  30   = 210 mg/dL。


糖化血色素不準的可能原因


因為糖化血色素是以紅血球的半衰期為基礎做監測。如果紅血球的半衰期增加,則糖化血色素數值就會跟著增加,導致血糖值被高估。

相反的,如果紅血球的半衰期減少,則糖化血色素數值就會跟著減少,導致血糖值被低估。

那些情況會導致紅血球半衰期增加呢?


糖化血色素偏高,實際血糖並沒那麼高



最常見導致紅血球半衰期增加的原因是缺鐵性貧血。導致造血功能變慢,紅血球的半衰期延長。

另外,因為脾臟內的巨噬細胞負責清除血液中衰老的紅血球,若脾臟切除或脾臟功能不全的病人,紅血球的半衰期會延長,導致糖化血色素驗起來偏高喔。


糖化血色素偏低,實際血糖並沒那麼低



常見導致紅血球半衰期減少的原因包含慢性腎病變、血液透析的病人,紅血球比較容易被破壞。另外若同時施打紅血球生成素,加速新的血球生成,紅血球的平均半衰期會更短。

另外因為心臟衰竭、肝硬化等原因導致脾臟腫大的病人,脾臟內的巨噬細胞加速清除血液中衰老的紅血球,也會導致紅血球半衰期縮短。

急性或慢性出血,也會導致紅血球半衰期縮短。

值得一提的是懷孕。懷孕涉及身體複雜的生理變化,紅血球造血功能增加,同時血液稀釋的緣故,導致糖化血色素被低估。

因為糖化血色素在妊娠糖尿孕婦身上的使用受限制,因此建議妊娠糖尿孕婦抽血改驗糖化白蛋白,代表孕婦近一個月的血糖平均值。


替代檢驗:糖化白蛋白



雖然糖化血色素非常為大家熟悉。不只孕婦,當臨床上懷疑病人糖化血色素因為各種原因被偏高或偏低的時候,可以改驗糖化白蛋白。

目前健保給付一年最多可驗四次糖化白蛋白替代糖化血色素。


控制血糖不只看平均


其實,控制血糖不只看三個月的平均。

有些人沒有上述貧血、腎病變等導致檢驗誤差的疾病,糖化血色素 6.5% 看似控制良好,然而每天的血糖波動幅度很大。

血糖一會兒高、一會兒低,平均起來剛好正常,對身體也不好。


連續血糖監測儀


控制血糖不只看平均值,還希望每天的血糖平穩波動不要太大。根據糖尿病醫學會的建議,血糖維持在 70-180 (mg/dL) 的時間希望占 70% 以上。

也就是說一天 24 小時裡面,希望有 17 小時以上的血糖值希望維持在 70-180 (mg/dL),血糖波動幅度愈小、血糖達標時間愈長,對健康愈有保障。

要能即時反應每天的血糖值是否達標,除了頻繁監測血糖,需仰賴「連續血糖監測儀」。

這也是「連續血糖監測儀」在醫學界愈來愈受到重視的原因,我們下次再聊。

祝大家身體健康平安。


連續血糖監測儀:安裝說明與注意事項



參考資料


Radin MS. Pitfalls in hemoglobin A1c measurement: when results may be misleading. J Gen Intern Med. 2014.

Lenters-Westra E, English E. The never ending story of Hb-variants interferences on the measurement of HbA1c. Clinica Chimica Acta 2022.


血糖問題總整理(林均賢醫師)



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細針穿刺前停藥時間


整理:林均賢醫師




停藥須謹慎


甲狀腺血流相當豐富,進行細針穿刺前,需盡可能將出血的風險降至最低。

若有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血藥物、及其他會影響凝血功能的西藥、中草藥和保健食品等等,應先停用上述藥物至凝血功能正常,除了減低出血風險,同時也會增加檢查的準確性。

然而,停用原先長期服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和抗凝血藥物也可能會增加發生急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病友應先和門診醫師討論是否適合停用這些藥物。

以下是常見的抗血小板藥物和抗凝血藥物,在穿刺前建議的停藥時間。


停滿 14 天 


利血達膜衣錠 (Licodin/ticlopidine)。


停滿 7 天 


阿斯匹林膜衣錠/伯基 (Bokey/Aspirin)。


停滿 5 天 


保栓通膜衣錠 (Plavix/Clopidogrel)。

百無凝膜衣錠 (Brilinta/Ticagrelor)。

抑凝安膜衣錠 (Efient/Prasugrel)。

可化凝錠 (Cofarin/Warfarin): 停滿5天且 INR < 1.3。


停滿 3 天 


福流持續釋放錠
 (Forflow/Pentoxifylline)。

希樂葆膠囊 (Celebrex/Celecoxib)。

莫痛緩釋膜衣錠 (Votan/Diclofenac)。

萬克適錠 (Arcoxia/Etoricoxib)。

伊普錠 (Ibuprofen/Ibuprofen) 。

停滿 2 天 


普栓達膠囊 (Pradaxa/Dabigatran)。

艾必克凝膜衣錠 (Eliquis/Apixaban)。

里先安膜衣錠 (Lixiana/Edoxaban)。

拜瑞妥膜衣錠 (Xarelto/Rivaroxaban)。

普達錠 (Pletaal/Cilostazol)。

心滴舒糖衣錠 (Sandel/Dipyridamole)。

停滿 1 天 


克立生注射劑
 (Clexane/Enoxaparin)。


中草藥保健食品 


紅麴、納豆、銀杏、深海魚油。

大蒜精、黑木耳、月見草油、桃仁、紅花、川牛膝、丹參、赤芍、荊山稜、莪朮。

會影響凝血功能的中草藥和保健食品,大部分是標榜有促進血液循環或促進活血化瘀的功效的,建議在穿刺前至少停用一周,降低出血風險。

至於一些不確定是否影響凝血功能的中草藥或保健食品,也請在穿刺前至少停用一周以上。


林醫師小提醒 


配合醫師的指示,盡可能讓檢查的風險降至最低。


2022年7月23日 星期六

茶金歲月讀後感





假日在家一股作氣把茶金歲月這本書讀完,作者廖運潘先生記憶力驚人,把北埔姜家的故事有條有理的寫出來,同時保留大量歷史老照片,讀來如歷其境、非常過癮。


在竹東讀茶金歲月很有親切感


北埔鄰近竹東,因為在竹東開診、同時病房收治住院,有不少北埔的客家鄉親來診,這本書又穿插很多客家話,讀來令我倍感親切。

作者廖運潘先生,台大經濟系畢業後在銀行上班,卻臨危受命,回去協助岳父規模龐大卻因國內外局勢改變,顯已搖搖欲墜的永光製茶公司,他雖不懂茶但是非常用功,努力研究茶,加強經營管理,同時積極開發新產品,力求轉型求生存。


大起大落,失志卻不喪志


不幸破產後不氣餒,憑著自己努力,不斷尋找各種工作機會,研究相框、研究化學藥劑等學問,公司經營有成,最終有機會家族合資,將當年破產變賣的北埔洋樓再次買回來,成立了姜阿新教育基金會,繼續造福鄉梓。

人生大起大落,失志卻不喪志,讀來非常勵志。


終身學習、對知識充滿熱情


廖運潘先生出生於1928年昭和三年,大我阿公兩歲,都是經歷二次大戰,在那個動盪時代下受過教育、人生經歷起落的人,而且都喜歡古典音樂,伴隨跌宕起伏的一生。

廖運潘先生終身學習、不斷學習、不斷吸收新知,對知識充滿熱情。在他身上,我彷彿再次看到我阿公的身影。


主治醫師繼續學習


當上主治醫師以後,發現要學的東西很多,醫學上如何繼續吸收新知、衛教上如何跟病人產生更好的互動,和衛教師、營養師的團隊該如何合作,如何完成主任交代的事情等等,各種事情其實過去都沒學過...。

新竹雖然是自己的家鄉,正在重新認識它。工作以外的家庭、生活、人際關係、理財等等,也都在學習中。

因此最近空閒時間都在研究「如何學習」,如何把握時間「有效率」的學習。


終身學習、不時奮起


茶金歲月代表老一輩勤勉的台灣人努力奮鬥的縮影。

雖然所有的人都無法跳脫政治、經濟等大環境的影響。數十年來,國際局勢的變化與島上的政治環境更是令人不勝唏噓。

然而,唯有不斷吸收知識、不斷學習,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與使命感,才能屢敗屢戰,不時奮起。

2022年7月23日




2022年7月21日 星期四

回應自由時報《腸泌素的雙贏策略:一個百分點》

作者:林均賢 醫師 / 范綱志 醫師


腸泌素給付條件建議降低 1 %


素有眾望的台大內科李弘元教授,7 月 17 日在自由時報發表《腸泌素的雙贏策略:一個百分點》一文,建議健保將腸泌素給付條件,由現行糖化血色素需半年以上都超過 8.5% 放寬為 7.5%。

文章登出後,在醫界和糖尿病社群立刻引起廣大回響。


好處 1:降低病人併發症


李弘元教授的主要論點為,腸泌素及早使用下,已證實可大幅降低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不良引起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腎臟衰竭併發症的風險。


好處 2:降低健保支出


李弘元教授更表示,及早使用腸泌素除了可望使更多糖尿病友減少上述併發症外,依據本土研究更顯示,增加的藥費將會在第三年因心腎併發症支出的減少而打平,並在第四年與第五年各可節省六千八百萬與一億二千四百萬元的健保醫療支出。可創造健保與糖尿病患雙贏。 


傳統口服藥的侷限


傳統的糖尿病藥物,一開始使用效果通常不錯,但是有的容易低血糖、有的不斷刺激胰島素分泌久之效果會減弱。對於身體各個器官的保護作用較不顯著。

在腎功能不佳,藥物代謝變慢的情況下,許多傳統口服藥物甚至無法繼續使用在病友身上。


傳統胰島素的侷限


去年是胰島素發明一百周年,在過去沒有胰島素的年代,糖尿病患只能等待死亡。胰島素的發明,扭轉了這個現象,救活了無數的糖尿病人,發明人更獲得 1923 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的肯定。

一百年來,胰島素的進步日新月異,短效、長效、超長效、各種混和型胰島素互相搭配使用下,操作愈來愈方便,也更符合生理所需。

然而胰島素長期使用會增加體重,一天多次注射仍然稍嫌不便。


腸泌素的優勢


腸泌素的發明,是近年來糖尿病治療最重大的突破之一,能夠達成降糖、減重、保護心血管以及保護腎臟的多重好處。

一天一次、一周一次,甚至口服劑型的問世,使用上相當方便。

因為臨床上的證據充分,在 2022 年美國糖尿病學會治療指引上,腸泌素已經成為第一線治療選項之一。並且強烈建議使用在高度心血管風險與腎病變的患者身上。

比起傳統的口服藥物或胰島素,優先並及早使用腸泌素,可帶來諸多好處。


腸泌素的限制


這個時代的醫師和病友,能夠見證醫學飛躍性的進步,令人雀躍。可惜的是因為價格較高,健保給付嚴格的條件下,能夠使用的病友終究有限。


視病猶親的好醫師


李弘元教授視病猶親,是大家公認的好醫生。不忍空有好的治療武器,卻無法使用在病友身上。

近年來李教授放下其學術界卓越的成就,不畏困難、積極奔走,參與政府政策討論,希望透過政策的改變,救治更多的病友。這番努力令人感佩又感動。


健保局李伯璋署長回應


健保局李伯璋署長隔日 (7 月 18日)在自由時報上立即回應,表示健保預算有限,推估糖化血色素條件由 8.5%下修至 7.5%後,藥費約增加 1.26 億至 2.52 億元。

李伯璋署長因此認為需要落實使用者付費的原則,將不必要的醫療耗用節省下來...。


個人感想


李伯璋健保署長日理萬機,站在健保永續經營的角度下,看待事情具備領導者的高度與格局。健保資源有限,絕對要節省支出,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我對此深有同感,有幾次在門診幫病人調整藥物,結果下次回診,病人跟我說他其實藥都沒吃,給我一種白忙一場的感覺。不過往好處想,病人願意對我誠實,表示有一定的醫病互信,值得繼續努力。

除了回應藥費以外,李伯璋署長全文並沒有回應李弘元教授指出,減少併發症可帶來病人與健保財政上的雙重好處。因此從文章中尚無法得知署長對此的看法。

一個政策的制定跟改變真的不容易,需要很多人的努力與充分的溝通討論。

衷心希望,隨著各種新藥的問世,不論是健保或自費,糖尿病友可以有更多機會使用更好的治療。


糖尿病友小提醒


藥物絕對不是愈貴愈好,也都有可能的副作用,是否使用腸泌素需跟醫師討論。

醫師開立的藥物需按時服用,若有身體不適等狀況,回診時請跟醫師討論,切勿隨意減藥,或囤積藥物在家,造成浪費。

慢性病控制良好的秘訣很簡單,第一是維持良好的健康習慣;第二是和醫生充分溝通,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模式。

不論台灣將來能否下修腸泌素的給付標準,大家都要珍惜我們的健保資源,讓自己更健康、讓台灣一起愈來愈好。

(全文發表於糖尿病關懷基金會)


2022年7月13日 星期三

夏日冰品大作戰(劉俐君營養師):2023/07 更新

講者:劉俐君 營養師

校閱:歐陽鍾美 營養學博士




炎炎夏日,酷熱難耐,大家會不會很想吃冰呢?

今天的課程,很高興邀請到劉俐君營養師為大家介紹如何健康的吃冰,一起來學習吧。


重點摘要




吃剉冰,盡量不加煉乳。

吃豆花,黑糖水可換成無糖豆漿。

配料選擇愛玉、仙草、木耳等低熱量配料。

配料減少珍珠、綠豆、薏仁等高糖份配料。

喝手搖飲,減少珍珠與含糖飲料,改選擇無糖的茶。

冰淇淋、雪糕或冰沙熱量都較高,冰棒選擇清冰或情人果冰熱量相對較低。

除了出門買冰,也可以在家做看看!



一份醣 = 15 克碳水化合物


首先幫大家複習一下,一份醣為 15 克碳水化合物,一個標準碗裝的飯約含60公克醣,也就是約為 4 份醣量。

以下會將各種冰品所含的醣以「份數」和相當多少「飯碗量」計算,方便大家記憶。



剉冰類


【1.芒果練乳冰】



第一個介紹的是外面賣的芒果練乳冰,水果部分約 3.5 份醣,煉乳約 1 份 醣,加起來約 4.5 份醣。

吃下這碗綜合水果冰相當於吃下 1.2 碗飯的醣量。


【2.綜合水果冰】



第二個介紹的是外面賣的綜合水果冰,水果部分約 3.1 份醣,黑糖水接近 0.4 份醣,加起來約 3.5 份醣。

吃下這碗綜合水果冰相當於吃下 0.9 碗飯。


【3.紅豆煉乳冰】



第三個介紹的是紅豆煉乳冰,紅豆本身約 1.5 份醣,煮紅豆需要加的糖約 2.5 份醣,加上煉乳  0.5 份的醣,合計也是大約 4.5 份醣。

吃這碗紅豆煉乳冰相當於吃下 1.1 碗飯的醣量。


【4.剉冰:綠豆+麥角+愛玉+薏仁】



第四個介紹的是剉冰,我們選擇了綠豆、麥角、愛玉以及薏仁四種配料。四種配料合計 3 份醣,煮配料時加的糖約 4.3 份醣,因此這碗剉冰,雖然是清冰,但因為配料的種類與調味的關係,合計共 7.3 份醣,相當於吃下 1.9 碗飯。

因為剉冰的配料含醣量也不少,總醣量竟然比前面的水果或煉乳冰醣量還高很多,大家有沒有很意外呢?


【5.剉冰:愛玉+仙草+花生仁】



剉冰的配料如果換成愛玉+仙草+花生仁會不會有什麼不一樣呢?

四種配料合計只有 0.6 份醣,煮配料加的糖也減少到 0.9 份醣,因此這碗剉冰,合計共 1.5 份醣,相當於只吃下 0.4 碗飯。


【五種冰綜合比較


綜合比較一下會發現,不加煉乳的綜合水果冰跟選擇愛玉、仙草、花生仁的剉冰的醣量相對較低。下次吃冰的時候,提供您選擇上的參考囉。


甜湯類


【1.綠豆薏仁湯】



綠豆薏仁湯,大家都覺得算比較健康的食物,俐君營養師幫大家也分析一下,配料部分 7 份醣,煮湯所加的糖約 3.7 份醣,因此總量竟然超過 10 份醣。

相當於吃下 2.6 碗飯。非常驚人。


【2.珍珠豆花】



接下來要分析的是各種豆花。

第一個珍珠豆花,豆花本身含有少量的醣,約 0.4 份醣,配料的珍珠合計約 2 份醣,黑糖水 1.5 份醣,因此合計起來約 3.9 份醣,相當於吃了快一碗飯。


【3.花生豆花】



第二個花生豆花,豆花本身含有少量的醣,約 0.4 份醣,配料的花生約 0.4 份醣,黑糖水 1.7 份醣,因此合計起來約 2.5 份醣,相當於吃了 0.6 碗飯。


【4.紅豆豆花】



第三個紅豆豆花,豆花本身含有少量的醣,約 0.4 份醣,配料的紅豆約 2 份醣,黑糖水 1.7 份醣,因此合計起來 4.1 份醣,相當於吃了約 1 碗飯。


【豆花綜合比較



綜合比一比,非常明顯的花生豆花得到冠軍。


手搖飲料



手搖飲料的部分,建議喝無糖的茶類,對身體比較沒有負擔。


吃冰小訣竅



俐君營養師跟大家分享夏天吃冰的幾個小訣竅:

首先是吃冰盡量跟親朋好友一起分享,一起分擔熱量。

在食材方面建議可以用豆花取代雪綿冰或冰淇淋。

減少吃冰的頻率,偶爾吃冰,每次吃的時候就會特別好吃。

最後建議吃完冰可以逛逛街走走路幫助消化喔。


自己做做看




《自製香蕉優格冰淇淋》




《自製芒果冰棒》




《自製仙草奶凍》




林醫師詢問


用餐方面我們建議糖友先吃蔬菜跟蛋白質,飯麵等碳水化合物最後再吃,血糖會比較穩定。

吃冰主要都是碳水化合物為主,吃冰的時間點,是否建議在飯後吃冰,血糖比較穩定呢?


俐君營養師回答


吃冰最主要仍是份量的問題,不論是自己製作或是外食,都要估算好份量,一次不要吃太多。

建議大家可以選擇白天,活動量比較大的時候吃冰,並且建議吃完冰去散步運動喔。

謝謝俐君營養師幫大家上課,我們下次再見喔!


2022年7月12日 星期二

《游能俊醫師的133低醣瘦身餐盤》新書分享





邀請游醫師來台大演講


游能俊醫師一直是我很景仰的前輩。當年擔任總醫師時負責科部演講,很榮幸邀請到大名鼎鼎的游能俊診所游院長來台大總院演講。

游醫師從宜蘭特地來台大醫院演講,講話語氣溫和,令人如沐春風...

轉眼間又過了兩年。


神農嘗百草


游醫師視病如親,又因為自身罹患糖尿病前期的關係,神農嘗百草,親自測試各種食物對血糖的影響,發明出一套全系列的實用美味糖尿病食譜,實在有夠讚。


醫師,我可以吃什麼?


我門診看病,簡單飲食衛教後,最常被病友問的是:「糖尿病這個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我到底可以吃什麼?」病人常把問題丟給我。

「只要算好份量,什麼都可以吃阿!」遇到這種病人,我常把問題再丟回去,交給營養師再慢慢跟病人討論分析。

雖然自己跟病人的關係都不錯,診間的位子很近,談話互動的過程很愉快,但是心裡知道自己看門診有兩大不足:一是同理心不足,二是飲食衛教不夠深入。


飲食衛教與同理心


關於同理心方面,自己從小就瘦巴巴的,肚子餓就吃,記得當年大學醫療服務隊出去義診,同學的便當我都幫忙吃,同學都很習慣把便當丟給我。我一餐可以吃兩個便當,吃很多就是不會胖,實在很難體會肥胖的感覺。

關於飲食衛教方面,觀摩幾次我們台大的營養師衛教,現場使用各種食物模型解說非常專業,令人信服,果然術業有專攻。


新書最大特色


游醫師下過一番苦心,和團隊一起設計出各種食譜,物拍照看起來美味大方,詳細分析熱量與各種營養素,提供充分完整的資訊給糖友參考,非常實用。

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特色是:「從早餐到晚餐;從白飯、粥、乾麵、泡麵、義大利麵、日式料理、韓式料理、湯料理,葷食素食,各種水果、甜點,鳳梨酥、月餅、瑪德蓮、餅乾,想得到的各種日常食物都應有盡有...」

「而且看起來都很好吃!」


書中的133是什麼意思?



「133 低醣餐盤」的「1」,指的是一份醣主食,為 15 公克的碳水化合物。

「133 低醣餐盤」的第一個「3」,指的是 3 份蛋白質。書中每個餐盤設計約含有 3 ∼ 5 份蛋白質。可利用手掌大小計算蛋白質分量。

「133 低醣餐盤」的第二個「3」,指的是 3 份蔬菜。書中每個餐盤設計約含有 3 ∼ 5 份蔬菜。煮熟的蔬菜約半碗、未煮熟的生菜約 100 公克為一份醣。


糖尿病什麼都可以吃!


雖然我門診常跟病人說:「糖尿病什麼都可以吃!」但是午夜夢迴,心裡偶爾會懷疑這句話的真實性:「真的嗎?糖尿病真的什麼都可以吃嗎?」

沒錯!游醫師再次證明,只要算好份量,自己準備餐點更好,糖尿病幾乎什麼食物都可以吃、也會飽,真是太神奇了。

讀完這本書,我跟病人衛教又更有信心了。


最勵志的人生故事


書中最感動的部分在文末,描述小兒麻痺又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的游醫師,如何透過飲食與運動,找回健康的過程。

最勵志的人生故事往往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病友要進步、醫生也要進步,醫生要跟病友一起成長。期許自己每天都要持續進步,努力成為更好的醫師。


推薦給需要的糖友


在此感謝采實文化提供新書閱讀,我讀完非常有收穫,很樂意推薦這本書給有血糖問題或需要減重的朋友們,我們一起加油!

林均賢 2022 年 7 月 12 日為之記


林均賢醫師的健康飲食



2022年7月6日 星期三

葉克膜

 作者:林均賢 醫師




做超音波時隨口問她婆婆狀況


上午幫一位病人做超音波,因為她婆婆也有甲狀腺結節在我門診追蹤,一陣子沒看到了,隨口問她婆婆身體如何?

不料她回答:「狀況不太好,肺炎住院三個多月了,目前使用葉克膜,但是用了一個多月,無法脫離葉克膜,醫師說狀況很嚴重...」

我聽了大吃一驚。印象中她婆婆身體狀況還不錯,年紀也不算老,竟然病得如此嚴重...


回想起加護病房裡的葉克膜


腦海中突然浮現當年住院醫師在台大總院加護病房的時候,最害怕的就是裝葉克膜的病人,全身插滿一堆管子,靠著機器維生。

但是人和機器隨時都會有狀況,管路可能阻塞或是大流血,監視器經常警聲大作。每次盯著螢幕上葉克膜的轉速和各種數字跳來跳去,都很想把體外循環師趕快叫過來!


有一次突然沒心跳


記得有一次心臟外科正在安裝葉克膜,我在旁邊看有沒有可以幫忙的地方,突然間病人就沒心跳了。

我愣了一下,趕快衝上去 CPR。

當年的心臟外科某女總醫師學姊很淡定,她劃開血管,病人一直噴血,管子插進去後,繼續低頭縫她的葉克膜管路,不久才抬頭看了一下監視器,輕輕說:「沒Pulse?繼續壓!」

葉克膜的各種醫學知識全部都忘記了。倒是在加護病房一種很緊張可怖的情緒,一直記得。


想安慰病人突然語塞


很多不好的回憶湧上,不太知道怎麼安慰眼前這個病人,當下有點語塞,整天看門診的心情也都非常沉重...。

因為印象中,不知道是內科病人都很高齡又多重共病,或是當年的適應症比較寬鬆,內科住院醫師生涯看過很多台的葉克膜,病人不會馬上死,但是能活的其實也不多。


新舊記憶、治絲益棼


過去幾年發生了太多事,舊的記憶跟更舊的記憶常常互相交疊,午夜夢迴,有時突然清醒,想好好釐清,卻治絲益棼、徒勞無功,而新的記憶又不斷填上來...。


對病人的承諾


衷心希望自己的病人可以早日康復。病人看過我的門診,不論是否是我主治的疾病,無形中彷彿對他們就有責任。

當醫生其實很難...,自己每天都要進步,努力成為更好的醫生。

這是我對自己、也是對病人的承諾。

2022 年 7 月 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