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均賢醫師: 我們反對依賴「瘦瘦針」減重 WFU

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我們反對依賴「瘦瘦針」減重

作者:林均賢醫師




停藥後依然容易復胖


自從幾個月前新一代的腸泌素(例如猛健樂)引進林安復診所後,我們觀察到病人減重的效果十分顯著,對糖尿病友的血糖控制也有明顯改善。不過除了價格昂貴,停藥後若沒有繼續維持健康的飲食與生活習慣,仍然很容易復胖。

因此我們並不贊成依賴腸泌素來減重。 

對於某些專家宣稱:「 既然停藥容易復胖,那就不要停藥,可以長期使用腸泌素來維持體重跟健康」的說法,我對此也有點懷疑。


體重過輕不得使用腸泌素


近期還有一些體重正常,或是很瘦還要更瘦的人想來診所打腸泌素,我因為沒有接受過這種的醫學訓練,不確定治療後果,只能先予婉拒。


使用腸泌素前:應該經過完整評估


對我們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來說,使用腸泌素前應該經過完整評估,包含監測血糖、糖化血色素、膽固醇、身體組成分析、甲狀腺功能,甚至其他內分泌荷爾蒙等等,確保使用安全與評估療效。


不得使用腸泌素:甲狀腺髓質癌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動物實驗中曾觀察到腸泌素藥物與甲狀腺髓質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 MTC) 的發生有關,因此凡是本人或家族有甲狀腺髓質癌或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第二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m type 2)病史者,不得使用腸泌素。

雖然甲狀腺髓質癌的發生率很低,但甲狀腺癌整體的發生率是台灣十大癌症的第七名,女性排名第四。年輕女性中,甲狀腺癌甚至是發生率第一名最常見的癌症。


不建議使用腸泌素:甲狀腺癌、第一型糖尿病等


如果摸到有頸部腫塊、甲狀腺超音波發現大顆或形態不規則的結節,應優先評估是否有惡性病變的可能,若確診為甲狀腺癌,治療應以腫瘤處理優先,而非貿然減重。

另外,第一型糖尿病友、孕婦或哺乳期女性,使用腸泌素存在一些風險,通常不建議使用。


診所的腸泌素保留給肥胖與慢性病患使用


這幾天慎重思考後,由於個人的興趣和專長還是在糖尿病等慢性病與甲狀腺疾病,在病人數過量,超過醫療團隊負荷的情況下,我們決定暫時不再看單純減重的新病人,現在跟未來也不會開立腸泌素給體重正常或過輕的民眾。

診所現有的腸泌素藥品,將優先保留給合併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且確實有需要的肥胖患者使用。


腸泌素是減重的最終解方嗎?


我對歷史一直很有興趣,回顧減重藥物的歷史,過去數十年間,減重藥物推陳出新:Orlistat(羅氏鮮)、Reductil (諾美婷)、Lorcaserin(沛麗婷),以及各式各樣的「雞尾酒減重療法」都曾風靡一時,卻又因為各種副作用、心肌梗塞、致癌等風險消失在歷史的舞台上。

即使新型腸泌素可達成體重減輕20%以上的效果,我還是認為它終究不是減重的最終解方,當更新更好的藥物出現後,腸泌素藥物有很大的概率又會消失在舞台上,被世人遺忘。


減重需要耐心


這個社會講求速成,但是我認為很多事情要有恆心:例如每天寫日記或運動等等,都是無法速成的,減重最重要的還是「 毅力」與「 恆心」。

因為台灣人習慣食好鬥相報(Tsia̍h hó tàu sio-pò),市場上的腸泌素瘦瘦針到處熱賣,有些甚至沒有醫師的處方,在來源與品質毫無保障下,民眾也是趨之若鶩。


我們的堅持


外面的世界不斷變動,老牌的診所受到一波波的考驗。林安復診所創立近四十年來,最重視的是我們的信譽,我們以高品質的醫療自許,數十年如一日,持續服務新竹在地民眾,不斷追求醫療品質的進步。

來到林安復診所,就必須遵守我們的規定:腸泌素使用前需要完整的醫學評估,並且搭配飲食紀錄與營養師或衛教師的指導。因為我們有我們的堅持、有我們的專業、行咱家己的路。

減重需要時間不能急,因為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2025年7月18日 林均賢醫師 為之記


腸泌素(瘦瘦針):總整理


林均賢醫師的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