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均賢醫師: 2025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孩子,長大不要做醫生:當醫學系不再是第一志願


作者:林均賢醫師 


烏衣巷:天下第一?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早年鄉下一考上醫學院,村民沿途放炮仔慶祝,地主在路上趕著來提親...這些現在聽來不可思議,過去就是如此。當年考上醫學院的都很神氣,考上台大醫科更彷彿天下第一。

最近新聞傳來,醫學系的錄取分數不斷下降,今年已普遍低於牙醫系,人才往更好的地方去,一百年前殖民時期興起的行業,經過時代的不斷淘汰,早已走向衰敗。


▌先生的時代 VS 健保的時代


過去的先生(せんせい)備受尊敬,一個鎮上只有兩三位醫師,病人看完診自動鞠躬退出診間,不會有什麼意見。

如今整條街上都是診所,不滿意馬上換一間,google上再留個負評,認真經營的院長趕快派人打來,低聲關心身體狀況:

「負評再麻煩刪除一下?」


▌藥比糖果便宜


健保三十年來,台灣物價漲兩倍,基本時薪漲三倍,唯獨健保給付的點值三十年不增加還持續打折。藥價年年砍,砍到救命的藥比糖果還便宜,藥廠退出台灣後,醫師無藥可用、病人無藥可救。

過去用光環支撐的行業,現在連生存都是問題,未來是愈來愈黯淡了。


▌上下雙殺的柑仔店


就像巷口傳統的柑仔店,多年前早被便利商店或全聯福利中心等全面取代。

民眾習慣了,還覺得更好。

許多勉強支撐的診所,收入愈來愈少、成本節節上升,上下雙殺中,不得不歇業頂讓,取而代之的是財團醫院與醫療連鎖集團繼續攻城掠地...。

民眾習慣了,還覺得更好。


▌談醫療?先談行銷


談醫德是過去式了,現在外面流行的詞是醫療行銷、商業模式、自費市場、消費者體驗、流量與變現。

醫療早就是服務業,在夾縫中努力變現:有賺錢發得出員工薪水的就有醫德,醫德跟獲利正比;不賺錢的小診所很抱歉,你自身難保,連員工都不能照顧了,想談醫德?基本上不符資格。


▌談醫德?不符資格


幾個月前有個醫師朋友來我們診所參觀,興致勃勃地問我對「醫療行銷」的看法?我聽了忍不住想請他出去。

畢竟來者是客,聽他把話說完,淡淡地跟他說:「我這裡不行銷。」離開前他邊走邊說,還在試圖說服我...。

這陣子常常回想這件事:人家做行銷、衝流量,拼命賺錢,跟著時代在前進,特別跑一趟提點你,機會不懂得好好把握,還想請人家出去...,愈想愈覺得慚愧不已。

診所不轉型就會被淘汰,時代絕不留情。從那次以後,醫學研討會只要在講醫療行銷、流量、商業模式的場次我都儘量參加,即使跟不上也要知道時代已經進步到哪裡了。


▌大漢毋通做醫生


兒子出世後,那天父親一個人來家裡吃飯,抱著不滿六個月的孫子認真地說:「醫生毋好矣!你大漢毋通做醫生...」

我在旁無言以對,想起三十多年前,我大約三歲剛有記憶,在家裡阿公常常抱著我玩,笑著對我說:「台大~醫~學~院~」這個印象很深很深,彷彿一股強大的祝福與期待,貫串了我的一生。


▌台大住院醫師最高榮譽


十八歲那年,我新竹中學畢業後進了台北儒林,一年後進了台北醫學院,七年畢業後在台北榮總又當了一年不分科醫師,晚了很多年、走了很長的一段路之後,終於又進了台大醫院。

放榜那天,我第一通電話就是打予伊,伊當時身體毋好矣,但是聲音聽起來誠歡喜!親像咱作伙完成一項大代誌。

台大總院最後一年,我有幸獲得台大住院醫師最高榮譽:林和惠基金會「台大醫學院最佳住院醫師獎」的時候,我是多麼想再打一通電話予伊,可惜電話無人接矣。


▌老派的堅持


先生(せんせい)的時代早已遠去,醫療環境如此慘烈,聰明的高中生自然會做出選擇,醫學系的分數必然逐年下降,下降到不成新聞為止。

但是在診間,每天拿起超音波看脖子以前,還是有人打著同一條領帶、放著張天鈞教授的甲狀腺書籍,拿著同一支WA Harvey聽診器,用老派的方式看診、行醫、寫日記。

多年的堅持與信念,讓我從醫院到診所的日子,每天全力以赴,認真看待每一個病人、仔細為他們著想,努力回應上帝給我一切的智慧、恩賜與才情。


▌努力的成果:甲狀腺與糖尿病


回診所這一年多來,我們不負眾望,在醫療團隊全體努力下,甲狀腺穿刺的技術打響知名度,大量的病人從醫院與其他診所轉來檢查,不到一年即診斷出近三十例甲狀腺癌。

透過早期診斷,轉回台大評估手術與放射碘治療後,目前癌症存活率100%,死亡率為零。

糖尿病在營養師、衛教師,高品質照護網的持續追蹤管理下,胰島素與各種照護指標都名列前茅,減少糖尿引起中風、心肌梗塞、腎衰竭等併發症,連續兩年榮獲「糖尿病好診所」的肯定。


▌當醫師是我一生最光榮的使命


我們對得起所有踏入診間的病患,也贏得了他們普遍的信任與期待。因為選擇當醫生、也能夠當醫生,是我一生中最光榮的事、有強烈的使命感要好好實現。

可惜先生的時代早已遠去,我們即使病人非常多、各方面表現出色、軟硬體力求進步與突破,但是在這個生存本身就不容易的戰國時代,賺錢的才受尊敬,救命的不受重視,時不我予,多少有一點點遺憾...。


▌時不我予,猶在夢裡


「醫生已經毋好矣!你大漢毋通做醫生...」

那天父親話說完不久,我沒有答話,只是把兒子抱回來,看著他的臉,很認真地對他說:「台大~醫~學~院~」。

東門城外野草花,民生路口夕陽斜。
舊時白袍醫生館,世代相承照病家。

有人早已遠行,來來回回的,依舊是這些聲音。三十多年的人生,猶在一場夢裡。

2025年4月22日完稿於新竹。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高齡長輩:結節以不穿刺為原則


作者:林均賢醫師



那天診所來了位九十多歲的阿媽,由女兒和看護推輪椅進來。

看診原因是甲狀腺結節,有家屬很擔心是甲狀腺癌希望要穿刺來確認,但是病人和女兒不想穿刺,因此來詢問我的意見。

我用超音波當場檢查,發現很多顆甲狀腺結節合併鈣化。

我跟女兒說明:「雖然有很多不規則鈣化點,這些結節還是良性居多。」

聽妳媽媽的描述,大脖子已經數十年了,最近也沒有覺得變大或不舒服,現在九十多歲,即使真的是惡性的,甲狀腺癌長很慢,通常也不會影響到壽命或生活品質。

如果穿刺後發現是惡性的,妳們也不會想手術或進一步治療,那我建議甲狀腺先觀察就好,不須要刻意穿刺去知道答案。

女兒聽了很高興的跟我說:「謝謝醫師,太好了,媽媽現在因為各種慢性病到處看醫師,我也覺得不要穿刺比較好...」很客氣的跟我鞠躬致謝。

「阿媽妳大頷胿 tuā-ām-kui)檢查起來攏正常~放心無代誌~」阿媽聽了誠歡喜。

下診後想想,人生很多時候其實不用知道答案。

對於高齡合併多重慢性病的長輩們,甲狀腺結節很普遍,盡量以不穿刺為原則。

2025年2月23日 林均賢為之記。


甲狀腺問題整理:林均賢醫師



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永別了羅女士


作者:林均賢醫師


中風逝世


農曆年期間,羅女士的兒子傳來她母親逝世的消息。

回想在新竹臺大認識她,看了幾年門診後,又跟著我來診所。

羅女士對我非常信任,有任何問題都會先諮詢我的意見,因此對她的身體情況與家庭都還算了解。

上個月卻不幸嚴重腦中風入住加護病房,腦梗塞的範圍非常大。


最後一面


過年前去醫院看她幾次,她雖然無法回答,但還能夠舉手回應。

最後一次看她是在普通病房,預計隔天要轉出安養機構照顧。

沒想到那次在醫院看她,已經是最後一面。


病人看到我都很高興


隨著看病時間愈久,病人慢慢增加,各種原因住院的病人也愈來愈多。

這一年來在醫院門診前,都會提早一小時去看看住院中的病人們:

癌末的、骨折的、中風的、呼吸衰竭的、感染的、年輕的、年老的...

雖然住院的原因百百種,有的嚴重、有的輕微,有的跟血糖控制不佳有關,有的無直接關連。

但是去看她們的時候,病人只要意識清楚,看到我來她們都很高興,幾乎沒有例外。


全力以赴,不能辜負他們的期待


病人都對我很好,反而常常讓我感到愧疚與反省:

「身為醫師的我,每次門診,是否有對每位病人仔細設想、用盡全力?」

有這麼多的醫師可以看,他們選擇了我、對我這麼信任,不可辜負他們的期望。


發揮自己的天賦與才情


運用團隊的力量,門診前多做準備,門診後持續關懷。

不論在診所、在醫院,我們都應該為病人全力以赴,才不會辜負了上天給我們所有一切,能夠行醫助人的天賦與才情。

走過各種病痛,願羅女士在天上好好安息,保守她的家人平安,直到永遠。

以這篇短文紀念這幾年與她門診相處的時光。

2025年2月3日 林均賢醫師 敬筆。


林均賢醫師的日記



2025年1月29日 星期三

大年初一:華陶窯遇見賴和詩


作者:林均賢醫師




大年初一和家人前往苗栗苑裡華陶窯,風景秀麗、景色怡人,花與陶互相輝映,處處都有詩文,處處都是窯主的巧思。

看到牆上賴和這首詩,特別拍下來紀念:

「竹刺編籬蔬菜圃,檳榔做柵野人家。」
多少遊春村婦女?一頭插滿大紅花。

賴和先生為台灣新文學之父,也是我們台灣醫師前輩,一生反抗壓迫、關懷鄉土,文字充滿對台灣斯土斯民的感情,是我心目中醫者的典範。

祝福各位朋友新年平安喜樂(Chio̍k-ho̍k kok-ūi pêng-iú Sin-nî pêng-an hí-lo̍k)。


2025 年 1 月 29 日 林均賢 為之記。


台灣新文學史:讀後感



2025年1月26日 星期日

義美偶遇病人


作者:林均賢醫師


好可怕,不能亂買東西了...


今天去義美買完牛奶跟豆漿,排隊正要結帳的時候,偶遇新竹台大門診的病人也走進來。

我主動跟病人打招呼,我:嗨~

病人愣了一下說:「林醫師...

他吞吞吐吐地說:好可怕,今天不能亂買東西了...」唉聲嘆氣,彷彿自言自語。


《論語·學而第一》


我後面沒人,他排我後面,也是買牛奶跟豆漿。

回家的時候一直在想:我這麼和藹可親,病人竟然覺得我很可怕?新陳代謝科醫師錯了嗎?還是我給他太大壓力了?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給病人太大壓力乎?

《論語·學而篇》


後記


這幾年在外面滿常遇到病人的。

不管去醫院上班、過馬路去診所、在巨城吃飯,常常遇到病人跟我打招呼。

感覺都滿好的,但也許我也常常給病人壓力而不自知?

下次門診我會跟他說:你要吃什麼其實都可以...

過年後可以測一下體脂。

2025 年 1 月 26 日 阿賢為之記。


林均賢醫師的日記



2025年1月1日 星期三

2025年最新門診通知:林均賢醫師


作者:林均賢醫師





林均賢醫師門診異動




新竹故鄉親友們新年平安:

均賢除了禮拜二到禮拜六在林安復診所看診,新竹台大仍保留兩節門診,分別是:

1. 禮拜一上午:新竹醫院一樓內科 16 診(不開放網路掛號)。

2. 雙周五下午:竹北生醫一樓內科 08 診(不開放網路掛號)。


那些情況建議在台大醫院看診?



醫院的糖尿病或甲狀腺病人很多合併心腎衰竭、癌症等多重共病、複雜度較高,看診需要時間好好評估。

為了維持看診品質,目前台大門診以服務舊有病人或醫院內部轉診病患為主,不再對外開放網路掛號,敬請見諒。

若仍有台大看診需求,可在看診時段至醫院診間敲門現場加號,均賢很樂意為您看診。


林安復診所:台大合作診所



若是單純性的糖尿病、高血壓等新陳代謝問題或甲狀腺結節需評估細針穿刺的民眾,建議至林安復診所預約掛號。

林安復診所為臺大醫院星月計畫合作診所,提供最新彩色高解析超音波與穿刺定位技術,穿刺檢體委託新竹台大病理部化驗。

診所時段較多,看診流程優化、人員設備到位,提供您更方便快速的選擇。


重視衛教是我們的理念



林安復診所成立內科一年,在每天不斷努力下,甲狀腺細針穿刺與糖尿病整合性照護日趨成熟穩定。

診所不宣傳、不行銷,但是重視口碑與衛教,希望給予民眾正確的醫學知識,對抗網路上各種似是而非的健康影片。

每周四中午固定院內員工訓練課程,舉辦困難個案討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藥物介紹、胰島素教學等,持續精進醫療品質。


歡迎大家留言鼓勵



也歡迎來過診所的民眾,在官方 Line 帳號留訊息給我們,我們會持續精進改善。

或是在 Google 商家留言給我們公開鼓勵。

祝福各位朋友 2025 年平安喜樂(Chio̍k-ho̍k kok-ūi pêng-iú 2025 nî pêng-an hí-lo̍k)。

林均賢醫師, 2025年1月1日。


 Google 商家留言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