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均賢醫師: 大年初一值班札記:我右耳痛! WFU

2022年2月3日 星期四

大年初一值班札記:我右耳痛!

作者:林均賢 醫師 


我仔細觀察這隻耳鏡,外型專業穩重,還附上一個綠色小按扭,於是我就大方的給它按下去


醫生,我右耳朵會痛!


大年初一值班,接了某床肺炎的阿伯住院。

肺炎其實沒什麼特別,值班一半以上都是接肺炎的患者。阿伯人看起來精神很好,我走靠近聽一聽,兩側呼吸音也很乾淨。

問他還有沒有什麼問題?正準備離開接下一床病患時,病人突然跟我說:「醫生,我右耳朵會痛!」

「疑?」

感冒比較會合併中耳炎,但是肺炎好像比較少合併中耳或外耳炎。就個人內科經驗,肺炎倒不常合併耳朵痛。


本來想打發一下病人,跟他說沒關係...


本來想打發一下病人,跟他說即使耳朵發炎也沒關係,因為我們施打廣效性的抗生素,可以全身性的治療...。

但這時腦海中突然有一個聲音出現了:「阿賢,不要再說那些了,不如幫病人檢查一下耳朵吧!」


堂堂台大內科醫師,不會看耳朵?


好啊!我心裡回答。心想:堂堂台大內科醫師,不會看耳朵?有點自己被自己冒犯的感覺。

於是轉頭問旁邊護理師 A:「病房有沒有耳鏡阿?」答案當然是沒有。

於是請護理師 A 跟樓下耳鼻喉科病房借耳鏡,就先去忙別的事了。

過一會兒護理師 A 打來說耳鏡送到了,於是我再走回病房。

我仔細觀察這隻耳鏡,左看右看,雖然可能有點年代,但是外型專業穩重,握把合手,還附上一個綠色小按扭,於是我就大方給它按下去。


耳鏡沒有亮


我按來按去,接著扭來扭去,耳鏡還是沒亮。

我想說:是不是電池沒電了?於是問了護理師 A。護理師 A 是孕婦,她轉身打開護理站最上排的櫃子,指了指最上方的箱子。

於是我從上排櫃子把箱子搬下來翻翻找找,找出一排備用電池,換了兩顆一號大電池。

再次轉了轉、扭一扭、按一按。


耳鏡還是不會亮


我有點懊惱地問護理師 A:「妳幫我看覓一下,燈火(ting-hué) 哪會袂光?」

護理師 A 扭一扭、按一按,燈還是不會亮。於是交給護理師 B 。

護理師 B 扭一扭、按一按,燈還是不會亮。又忙了一陣...。

「奇怪,哪會袂光?」把耳鏡拿回來放在桌上,我陷入一陣長考...。

護理師 B 說:「毋知呢,可是樓下說測試過會亮才給我們的。」

我問:「那怎麼不會亮呢?擱試一改,一定會亮!」

護理師 B 說:「真的不會亮啦,不然我打電話下去請他們再送一隻上來好了...」


耳鏡突然亮了!


說時遲、那時快。耳鏡的燈,竟然亮了!

雖然只是一道微弱的光從尖嘴洞裡冒出來,但是燈亮了,彷彿一切都充滿著希望。

非常好!一手拿起終於會亮的耳鏡,開著微弱的燈不敢關它,怕突然又熄滅了。

我大步走進病房,簾子拉開:「阿伯你好,我又來了


簾子拉開:「阿伯你好


話沒說完,接著一鼓作氣,用記憶中很久很久以前,先生(せんせい)教我檢查耳朵的方法,俐落的把病人右耳往後一撥,耳鏡伸進去。

順著耳道前進,正準備用充滿自信的語氣告訴病人:「你耳仔(hīnn-á)發炎囉!」

然而...


一公分等於幾奈米?


順著耳道前進接近一公分,以現在台積電半導體全球領先的技術標準來說,從耳道口算起,接近一公分等於一千萬奈米的深度,不幸的遇到了一坨耳屎。

還是一大坨。



透過Google 查詢,單位已經過正確換算


像開一台 Toyota 老車在路上好好的,卻在隧道裡遇到一台垃圾車停在正中央。

阿兄?會當借過嗎?這是磅空(pōng-khang)欸!垃圾車不可以停在磅空阿!


Toyota 老車在隧道裡遇到一台垃圾車


大年初一,阿賢的 Toyota 卡在一千萬奈米的技術暫時無法突破。垃圾車擋住了磅空,阿賢是要如何看病人呢?

大年初一,心血來潮,卻出師不利,這一大坨怎樣就是繞不過去。內心扼腕,又要不失優雅從容自信的跟病人對話,阿賢感到一陣疲憊。

著(tio̍h)!今仔日是初一,阿賢決定大年初一不要弄痛病人的耳朵。

繞來繞去繞不過這一大坨,趁跟病人講話的時候,握緊方向盤,把 Toyota 直直倒退嚕(Tò-thè-lu)出來,結束了這一回合。

我把耳鏡放在護理站桌上,攝影留念,紀念大年初一在病人耳朵裡開一台 Toyota 老爺車。

開了一瓶耳滴劑後,繼續看下一個病人。


在內科病房,很少在用耳鏡了


病人要看耳朵的話,通常要去耳鼻喉科治療室,不過剛好遇到大年初一,千載難逢的時刻,讓我複習很久沒用的耳鏡。

在醫院裡,常常想幫病人多做一點事情,不過有時候病人太多、太累或各種原因導致熱情被澆熄。但心裡知道,不管如何都應該要幫忙病人才對。

看耳朵這件小事雖然無功而返,不過後來想想,對自己無形中也是一種鼓勵。


努力當個熱心的醫師


鼓勵自己要努力當個熱心的醫師。在各種條件下,都要盡可能用言語、用行動關心自己的病人。

因為我發現在一大群醫師裡面,病人並沒有能力區分醫師研究的好壞與學問的高低,但是他們可以感受到醫師的關心。

關心不用太多學問,有時候只是一些小小的舉動。

阿賢學問普普通通,一時之間難以突破,不過多關心病人這件事,只要努力應該還做得到。

2022 年 2 月 1 日 大年初一 為之記